咽峡是由舌背、双侧腭弓以及软腭游离缘组成。 咽峡属于口咽部的结构,是由口腔通往咽喉的通道。上方为软腭游离缘以及悬雍垂,两侧为腭咽弓、腭舌弓,下方为舌背部。腭咽弓和腭舌弓之间为扁桃体窝,腭扁桃体位于此处。它也是口腔和咽部的分界处。 此处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及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咽峡炎。其症状主要为咽部的疼痛感,可伴有发热。检查可见腭弓充血、悬雍垂肿胀,需要应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的抗生素消炎治疗。
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区别。 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会引起发烧,但是不会引起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咽喉部位会充血、水肿伴有小水泡,水泡破溃后会形成白色的膜,因为疼痛明显,患者不想吃饭,拒绝喝水。咽峡炎有自愈性。 手足口病除口腔会长出水泡,手心、脚心会出现水泡,还会伴有咳嗽、流鼻涕、发烧、不想吃饭等症状。轻症的手足口病具有自愈性,而重症的可伴有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
咽峡炎和扁桃体炎之间是有区别的。 咽峡炎是咽狭部位区域发生炎症,也就是软腭部位发炎。扁桃体是口咽部的淋巴组织,扁桃体炎是这个部位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充血、水肿,疼痛甚至会出现化脓、发烧等症状。咽峡炎是指咽喉的粘膜发生炎症病变,有可能会引起声带充血、水肿,导致声音沙哑。 对于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治疗,可给予抗生素抗炎治疗,结合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及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炎症消退。
咽峡炎可以挂耳鼻喉科就诊。 咽峡炎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病变的位置在咽部的黏膜。会形成疱疹,表现为咽喉疼痛、反复发烧。此病主要以粪口和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传播较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有一定的自限性,多数是一周的病程。 14岁以下的儿童可以挂儿科就诊。如果是成年人,可以前往耳鼻喉科就诊,主要是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以及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的药物进行退烧、对症治疗。
咽峡炎主要是通过给予抗病毒、抗生素药物以及对症治疗。 咽峡炎常见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发,轻症的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如果病毒感染,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比较严重时,可以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峡炎,可给予头孢类或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果高烧,可以给予乙酸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处理。 日常要多饮水,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有利于咽峡炎的恢复。
咽峡炎可以通过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咽拭子、涂片等检查可以确诊。 在做体格检查时,可以明显看到咽峡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发生肿大,并且有压痛。疱疹性咽峡炎在扁桃体等部位,可看到红色的晕斑、白色丘疹或者疱疹,破裂后引起溃疡、伴有口臭、舌苔厚。 做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白细胞正常,则为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以结合咽拭子、涂片以及培养检查可以明确致病菌。
咽唾沫疼痛可能是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原因引起。 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入侵时,会造成咽喉局部充血、水肿,形成急性的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导致吞咽唾沫时疼痛明显。 可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比如银黄颗粒、蒲地蓝口服液,结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可以酌情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促进炎症消退,改善咽喉疼痛。
咽拭子主要查致病菌的类型。 咽拭子主要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筛查。主要取局部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找到致病菌的类型,针对性进行药敏检测。应用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以给予头孢类或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对结核杆菌引起,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则需要给予抗真菌的药物,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咽拭子采集的位置是在咽部。 咽拭子检测是作为新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流感病毒检测的常用检测手段,也就是在检查者的咽部取标本,可以用棉签擦拭咽后壁及扁桃体上的分泌物送检,这种方法方便快捷。标本是来源于上呼吸道,对病菌的检查准确率比较高。 正常情况下,咽部存在正常的菌群,如果受到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菌群被破坏,做咽拭子检测时,可以检测到异常的致病菌。加上咽部是呼吸道的一部分,承载的病毒比较多,所以通常采集咽部的标本做检测。
咽拭子采集的部位,一般是采集咽喉的深部、扁桃体部位的分泌物来检测。 在检查时,患者张开嘴巴,医生用长棉签深入口腔深部的咽后壁部位,以及两侧扁桃体表面取分泌物,来回擦拭几次,动作轻柔。然后取出棉签,将棉签放入加入试剂的试管里面封闭,再送到化验室检查。 咽拭子检测通常用于呼吸系统方面疾病的筛查,比如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感病毒的检测。这种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