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的主要作用是将全身的回流的静脉输入肺内,进行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排出。正常人的肺动脉平均直径大约28mm,由于血流和压力的升高,肺动脉可变粗,其直径>3.5cm或在3.0~3.5cm之间且大于同一层面的升主动脉即考虑为肺动脉增粗。 肺动脉高压在增强CT的主要表现为肺动脉主干及肺动脉近段管腔的扩张。肺动脉管腔直径大于主动脉或肺动脉主干直径>29mm,即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阻塞性肺气肿应该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分为平稳期和急性发作期,平稳期可能不会有很多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等。 如果出现呼吸衰竭可能还会出现嗜睡、淡漠等神经系统的症状,阻塞性肺气肿的表现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来说较多,不符合阻塞性肺气肿的表现没有特异性,较难判断。
如果是吸入少量的无害的灰尘,肺部能够自行的吸收,或者是沉降在肺部随着痰液排出体外。如果是吸入有毒、有害、温度高的灰尘如二氧化硅、含重金属、钢铁水等。 建议及时就诊医院,因为这一些灰尘的吸入会导致支气管或肺部理化性的损伤,引起相关的肺功能的损害,严重可能刺激、灼烧肺部,引起急性的肺水肿,进而导致呼吸衰竭。肺部吸入灰尘的处理方法还需要因不同情况来采取不同措施。
肺纤维化的具体病因不清楚,但是好发于老年人。肺纤维化的特征性病理的改变就是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主要累及胸膜下外周肺腺泡或小叶。 研究表明,肺纤维化与吸烟和环境暴露有关,吸烟的时间越长,患肺纤维化的危险性就越高;肺纤维化晚期可出现明显的发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具体的症状是活动性的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常常伴有干咳。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加非药物治疗,而肺移植是肺纤维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人正常的左肺可以分为上下两叶。左肺下叶条索灶,常见于左肺下叶感染性炎症时,渗出相关的炎性细胞,从而使得在行胸片或者肺部CT检查时,发现左下肺叶条索灶。而常见的症状可能有咳嗽、咳痰等。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可以根据药敏实验,或者经验选择相关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是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左下肺条索灶,也可能是既往肺部炎症病灶没有吸收完全,导致的肺纤维化增生灶,通常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
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长期的家庭氧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活动能力、睡眠、和认知能力,推荐吸氧持续时间大于15小时。 吸氧的指征:呼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小于88%,或动脉血氧分压小于等于55mmHg并有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右心衰竭或者红细胞增多症,长期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常用流量1~2L/min,或者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血氧分压大于等于60mmHg。
肺结节长大说明结节有进展,建议动态复查去,肺结节可以分为实性肺结节和非实性肺结节。对于实性肺结节患者,在肺结节≤6mm时,如果患者没有肺癌的危险因素,不需要随诊。有肺癌危险患者,一年后复查肺部CT,肺部CT没有变化就不需要复查。 6~8mm之间,每半年一年复查一次,结节没有增大,一年半或者两年复查下一次;有危险因素3到6个月复查CT,无变化一年和两年后复查。>8mm的结节,每3个月复查一次;有危险因素建议行活检。
肺叶不张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肺叶被压迫所导致的。右肺中叶肺不张的后果,还需要看肺被压缩了多大的面积,还有就是肺不张患者的基础肺功能怎么样。 对于基础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较小面积的右肺中叶不张,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而对于肺功能较好的青壮年、右肺中叶压缩面积较小,甚至大面积右肺中叶不张,都可能无明显症状。右肺中叶不张时,应该及时就诊。
右肺占位大部分指的是右肺恶性肿瘤,而肺部恶性肿瘤的存活率有多久,较难以具体判断,大部分肺部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不到百分之30,有的甚至更短。主要以肺部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有关,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现、诊断、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的关系。 肺部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意味着有条件能够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如果手术切除彻底、无复发,肺部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可以和常人无异。
深呼吸肺部有拉风声应该意味着肺部存在哮鸣音,这是一种干性啰音,可以出现在呼气相和吸气相。哮鸣音出现通常是因为支气管痉挛、炎症水肿、压迫导致狭窄。 呼气相出现哮鸣音是因为小气道的狭窄,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左心衰等。吸气相出现哮鸣音是大气道狭窄,如喉头水肿、气道异物梗阻、肺部肿瘤压迫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