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人有很多都需要用到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有很多种,有短效的胰岛素有中效的胰岛素,有长效的胰岛素,还有预混的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一种长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目前常用的有赛诺菲公司的甘精胰岛素,还有诺和公司的地特胰岛素,还有几家国产的公司也在生产甘精胰岛素。 这些基础胰岛素的特点就是注射一次作用时间比较长,甘精胰岛素基本上可以覆盖24小时,而地特胰岛素大概可以覆盖16到18小时。除了这两种常用的胰岛素之外,诺和诺德公司还生产了德谷胰岛素,它的作用时间是72小时。
tsh也就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虽然是由垂体分泌,但是却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一个病人单纯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是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这一种叫亚临床甲减。如果是儿童或者是孕妇以及准备怀孕的亚临床甲减的病人需要积极处理,除了上述人群之外,亚临床甲减需不需要治疗,要看病人具体的情况。
目前糖尿病人群数量非常巨大,所以很多的假的治疗仪或者是假的药品都宣称可以控制糖尿病,甚至治愈糖尿病。 糖尿病的正规治疗包括糖尿病的药物以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多种手段,存正福音血糖控制仪,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仪器。 这种仪器它产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所以建议糖尿病的病人不要相信这些所谓的糖尿病治疗仪以及各种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这些都是骗钱的。
长效胰岛素没有明显的一个作用高峰,每天注射一次,注射之后可以24小时平稳释放,从而控制基础血糖。目前的长效胰岛素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进口的是来得时,由塞诺菲公司生产,国产的代表是长秀霖。地特胰岛素是由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目前可以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最近刚上市的,还有诺和诺德公司的德谷胰岛素,作用时间长达42小时,比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更平稳。具体的剂量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来定。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者是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血糖值20即使是餐后血糖水平也太高了。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的话,糖尿病的病人有可能出现一些急性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话,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 血糖超过20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建议赶快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制定合理的长期的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得了糖尿病之后所有的水果都不可以吃,糖尿病的病人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在两餐之间间适当的吃一点水果。 具体到火龙果这个问题,火龙果含糖量每100克是15%,属于中糖水果,和苹果的含糖量类似,糖尿病的病人对于这种水果是可以适量的少吃,有几点要注意,一个就是吃水果的时间,尽量放在两餐之间,第二个就是每一次的量不要太多。
甲亢甲减反应的是,甲状腺两种不同的功能。 甲亢指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的主要病因是因为甲状腺制造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甲减指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他的原因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制造的不足。 甲亢一般会出现怕热心慌多汗,食欲旺盛,胃肠道蠕动增加,体重下降等症状,甲减的症状与甲亢相反,一般会出现怕冷乏力,嗜睡,胃肠道蠕动减慢,体重增加。 二者治疗也是相反的,甲亢需要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减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甲功三项的检查结果包括Ft3,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也就是tsh。拿到这个结果之后,我们首先看一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如果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升高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下降的,这一种一般考虑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可能性大。 而相反如果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这一种可能是原发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果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或者是正常,这一种有可能是继发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饮食治疗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础。具体到白酒的问题,建议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尽量不要饮酒。因为饮酒的话,如果主食进食比较少,有可能出现低血糖,临床上经常可以碰到喝完酒之后出现低血糖的病人。 如果饮酒肉类或者脂肪类食物吃的比较多,又有可能出现血糖明显升高。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所以建议糖尿病的病人不要饮酒。如果非饮不可的话,白酒最多不超过50毫升,红酒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200毫升。
糖耐量实验是检测一个人糖代谢的方法。糖耐量实验的检测需要空腹服75克无水葡萄糖配置的溶液250~300毫升。分别在空腹,服糖之后一小时,服糖之后两小时抽静脉血检测血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是小于6.1毫摩尔每升,超过7.0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服糖之后两小时,正常人的血糖是小于7.8毫摩尔每升,超过11 .1mmol/L也可以诊断糖尿病。空腹6.1~7.0以及餐后两小时7.8~11.1就可以诊断糖耐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