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现代白内障手术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诊治。
晶状体混浊是广义的白内障,所有的晶状体混浊都可以称为白内障。但是学术上我们是说不同的致病原因,导致晶状体的透明性下降或者颜色的改变,导致视网膜上面形成的物象的光学质量发生改变,这种疾病统称是白内障。
小孩的创伤性白内障,很多时候是因为外伤引起的。白内障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治愈白内障之后,他的视功能是否能维持和发展。
创伤性白内障是因为外伤引起的白内障,这些外伤引起的白内障,如果要治疗,就只能使用手术。因为白内障发生了之后不可能逆转,只能通过手术把白内障摘除。然后根据情况,植入适当的人工晶状体达到恢复视力的作用,所以创伤性白内障是可以通过手术去治疗的。
超高度近视往往指1000度以上,甚至是2000度、3000度,我们都见过这些近视,这些超高度的近视患者,往往他的眼轴会比正常的长比较多,超过26mm以上。
我们一般所说的高度近视是600度或者以上,这些近视叫做高度近视。高度近视需不需要戴眼镜去看近的,就看自己的情况。假如是40岁以下的人,他的晶状体还没有硬化、还没有老化,还有伸缩功能,他戴着眼镜看近的还是问题不大的,还是可以的。
高度近视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这些高度近视的患者,如果同时并发了青光眼,青光眼多数是开角型青光眼。这些青光眼早期因为视神经的损害,做视远的时候就会出现生理盲点扩大表现,是因为视乳头旁边的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层受损了之后,导致生理盲点扩大。
甲减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甲状腺的功能不能够维持身体的代谢状态。但这些都是可以治疗的,可以通过内科治疗控制甲减。
创伤性白内障,其实跟其他的白内障手术有相类似的地方,就是术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接触脏的东西导致术后发生感染。因为白内障术后的感染是可以很严重的,直接导致到视力丧失或者是眼球也要摘除。
细菌性结膜炎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怕光、流眼泪、黏液脓性的分泌物增多,然后结膜充血会比较明显。一般的病人来看病就是眼睛红,这些是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结膜炎的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原则就是针对病因治疗,控制症状和病情的发展,然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是我们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原则。至于要不要等到药物敏感试验出来才用药物,我们是不建议的。
细菌性结膜炎顾名思义,就是细菌感染的一类结膜炎。首选是抗生素或者叫做抗菌素,这些抗生素一般选用广谱的抗生素。因为结膜炎如果要去做细菌的培养,或者药物敏感试验,一般需要3-5天的时间,等待的时间有可能会导致到病情的加重。
散光是因为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不一致,比较常见的是角膜上面的屈光力不一致,导致到散光的出现。在白内障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早期白内障,也是会加重散光的出现。
白内障手术现在一般来说,叫白内障的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假如患者是有散光存在,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来矫正散光。
早产儿是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他并不都会发生白内障。怎么预防早产儿白内障呢?我们的目的是要预防先天性的白内障。先天性的白内障,有一半的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它可以有多种的遗传的原因引起,有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和基因突变。
病理性近视主要表现是600度以上的近视,比较常见的表现是后巩膜葡萄肿;还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弧形斑;还有视网膜上面的腐蚀斑;还有周边的视网膜变性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这是比较常见的病理性近视的表现。
护眼仪一般是通过按摩的方法,或者是视觉功能的训练来提高视力,但是这些功能目前都没有科学证明。高度近视的患者或者超高度近视的患者,眼球会异常的增长,眼内的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近视眼的患者,有时候眼球在外面会看到眼白变成蓝色或者黄色。如果是蓝色,是因为近视的患者,有一部分的患者是因为巩膜变薄了之后,在外面就透见了里面的脉络膜的颜色,有时候在外面看来可能会变蓝。
泡性结膜炎经常会在球结膜上,或者角膜缘有一些小泡状的病灶,然后在病灶旁边充血比较明显。这些小泡有时候经过治疗是可以完全消失的,有一部分消失之后有很淡很浅的斑痕存在,不认真看不一定能够分辨出来。
细菌性结膜炎它能不能自己好,我们所说的自愈就看感染的严重程度,还有患者的体质。当然有一些感染症状比较轻、体质比较好的,有些人不用药也自己能好,但是我们不建议自己等它好,建议出现症状的时候就去就诊。
病毒性结膜炎,看名称也知道是病毒感染的一类结膜炎。针对病因治疗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选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注意眼睛分泌物的清洁,我们叫做冲洗结膜囊。这对于病毒性结膜炎的控制病情、尽快恢复,都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