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各种急症的诊断及急诊救治,特别是对呼吸道、心血管、消化道疾病的急诊救治及对蛇咬...
心肌梗死是非常危险的。 心肌梗死非常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所以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不论梗死的面积大小或者是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身体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危险性也非常高。 心肌梗死在发生二十四小时之内有休克、心衰、猝死、心脏破裂的危险,24小时之内要严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应根据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1、戒烟,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2、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等。 3、免疫调节剂、中医扶正固本、营养支持等。 4、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存率。 5、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6、外科治疗。
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暴饮暴食,禁食油腻、高盐、高热量、高胆固醇和过于辛辣食物。 2、不适宜大量吃肉,特别是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3、如果不是危重冠心病人,可以适量饮茶,建议戒饮白酒,可适当饮用葡萄酒,每天不超过100ml。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严格讲,不是一回事。 1、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形成不同程度的斑块,阻塞血管,引起阻塞血管远端心肌细胞缺血或坏死,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2、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是临床上的危急症,需要立刻介入治疗等抢救措施。
慢阻肺最适合的饮食举例如下: 1、高蛋白饮食:大豆食品易于消化吸收,如豆腐、豆浆、豆芽等,与蛋、奶、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一起被称为优质蛋白,提倡多摄入优质蛋白。 2、高维生素饮食:应多吃绿叶蔬菜和富含维生素B族、C族及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谷类、青菜、芹菜、胡萝卜、山药、土豆、芋头等。
慢阻肺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主张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能会影响到氧气的供给及增加呼吸功。 2、对于有营养不良的患者,建议患者更应该高蛋白的饮食,可以吃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 3、慢阻肺患者日常应该注意减少钠盐含量高食物的摄入,防止身体水钠潴留,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心肌梗塞手术后一般主要是吃有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可以选择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以及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另外,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患者术后不需要大补,心肌梗死患者若营养过高会导致血糖高、血脂高或血压高等情况的出现,对疾病恢复不利。
引起慢阻肺加重的原因如下: 1、气道炎症:比如感染、环境污染、吸烟等。 2、吸烟:会增加气道阻力。 3、过量使用镇静药、安眠药和麻醉药:会减少通气驱动力。 4、职业性粉尘或化学药物、空气污染:会造成肺部气道反应性增加,气道清除功能受损害。 5、寒冷、气候变化等:吸入冷空气后,会加重肺部负担引发咳嗽。
吸烟很可能会引发肺气肿,抽烟是肺气肿产生的高危因素。 烟雾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级道分泌过多的黏液,堵塞气道,同时呼吸道黏膜增厚,使呼吸道变得狭窄,呼气受阻,烟雾刺激呼吸道和肺内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使它们释放出大量蛋白酶, 破坏肺泡的结构,就会形成肺气肿。
得了肺气肿要忌口以下食物: 1、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烟酒、辣椒、葱姜蒜等。 2、不要吃海鲜以及油腻、容易上火的食物。 另外,要坚持高蛋白饮食,包括植物性、动物性蛋白质,还要坚持高维生素饮食,应多吃绿叶蔬菜,和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谷类、青菜、芹菜、胡萝卜、山药、土豆、芋头等。
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的早发症状,任何心肌缺血可能都有一定提前出现的症状。 有些病人表现为疲劳,或心前区不适,而没有剧烈胸痛,或有其他方面的表现,要结合自身情况去医院做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出现心梗的前期症状。 所以,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不典型症状的出现,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要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心肌梗死后患者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过量、过早运动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发生。 适度合理、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增加心血管的储备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增加心肌毛细血管的密度。 适合心肌梗死患者的最安全、最有效的运动是有氧运动,运动量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
得了冠心病要戒烟。 吸烟会对心脏产生危害,促使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吸烟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机会为不吸烟者的3.6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 烟草的毒素除尼古丁外,还有20多种有毒成分,可以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加重 另外,长期吸烟的患者,血液处于粘稠的状态,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冠心病不会突然发作。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疾病谱很广,从隐匿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到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等。 冠心病是不可治愈的,但如果及早发现、规范治疗,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不会受太大影响,但如果冠脉狭窄严重,或已经发生心肌梗死或心衰,则预后不良。
肺炎是各种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会有发热以及咳嗽 、咳痰的症状,需要予以抗感染治疗,多数情况下经有效的抗感染可以完全恢复,有时也可以遗留相关后遗症,但一般不会引起肺气肿。 肺气肿的发病是因为支气管哮喘或者慢性支气管炎等反复发作引起,往往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相关因素有关,甚至可能会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肺气肿症状的轻重与疾病程度有关,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出现劳力性气促等典型症状时多已发生慢阻肺。 1、劳力性呼吸急促,即稍一活动即出现呼吸急促。 2、出现乏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上腹胀满等全身症状。 3、晚期重症患者出现浮肿、心悸、头痛、神志恍惚等。 4、肺气肿患者可多年无症状,症状多在50岁后出现。
慢阻肺的病因有多种,具体如下: 1、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主要原因。 2、室内外空气污染:室内生活场所空气污染严重会导致慢阻肺,对于已患慢阻肺的病人,空气污染会加重病情。 3、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重的危险因素 。 4、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与慢阻肺呈负相关关系。 5、个体因素。
冠心病手术治疗后会复发。 放置支架以后,如果忽视了冠心病病因和抗血小板等治疗,仍可能在支架植入处,或其他未做支架的部位又形成狭窄,导致心绞痛复发或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搭桥术后再次出现心绞痛,可能是搭桥血管狭窄或者闭塞,需要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进行准确评估,根据造影结果确定下一步方案。
慢阻肺和肺气肿区别如下: 1、肺气肿指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持续异常含气量过多、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一种慢性肺病。 2、当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完全可逆时,就可诊断为慢阻肺。
肺气肿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1、肺气肿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虽然不能根治,如果规范防治及管理,减少急性加重,可延缓肺功能恶化,改善生活质量。 2、戒烟、加强职业防护、避免呼吸道感染是防治肺气肿的重要手段。 3、在肺气肿缓解期,采用中药内服、穴位贴、中药足浴可减少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