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慢性咳嗽、慢性哮喘及过敏性咳嗽的治疗。

使用鼻通滴鼻剂对小朋友疏通鼻子,或口服鼻炎的药物都是不科学的。小朋友经常出现鼻子塞,有些家长会使用疏通鼻子的药物。儿童鼻子塞、流鼻涕是较常见的现象。宝宝的鼻腔需要发育的过程,随着空气质量好坏、天气变化,容易出现鼻子塞。过度使用药物、进行过早干预,会影响宝宝的体质及身体的免疫。

打水痘疫苗,出现发烧是正常的。所有疫苗在接种后,由于本身是病原体,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烧,是正常的反应。若出现反复发烧,高烧几天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时,需就诊排除过度的疫苗反应,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若是单纯的发烧,一、两天内退烧且为低烧,可暂时不做处理。

婴儿睡不踏实容易醒,主要见于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很多家长补充口服的维生素D,但由于辅食的添加或日光照射的不足,也会造成维生素D的不足。造成多个系统的异常,如:1、神经系统,会出现哭闹、容易醒。2、消化系统,会出现食欲下降。3、免疫系统,会出现抵抗力下降。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D。

正常小儿的前囟闭合是在一岁左右,每个宝宝闭合的时间不同。部分宝宝出生后,因囟门本身较小,可能出现过早闭合。或因遗传、钙磷代谢的问题,出现闭合延迟。可以去儿科,由医生判断有无合并其他问题。无其他问题的闭合过早或延迟,顺其自然即可。有其他病理因素,如颅内的发育或遗传代谢的问题,需及时处理。

19个月即1岁7个月的宝宝,如果不能发简单的单音节,首先去医院儿科的康复科。排除宝宝本身有无神经的损伤,比如产伤、颅内出血造成的后遗症等。若没有这些因素则无需太担心,按照正常宝宝的养育方式即可,到一定年龄语言就会发育。因为宝宝的语言发育有早有迟,有些可能会迟一点,家长不用着急。

4周岁的儿童存在尿床的情况,首先要对儿童进行引导训练。如晚上少喝水,中途叫醒去排尿。若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有所改善,就是习惯培养的问题。若通过训练,宝宝仍出现夜尿、遗尿,要去医院的心理科或神经科,排除有无遗尿症。遗尿症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的综合评估、治疗。单纯发现遗尿症可以先进行训练。

冷感冒和热感冒就是上火和着凉的区别。1、对于儿童,冷感冒主要见于开空调,或吹风扇后着凉。主要是宝宝发烧后出汗较少,可能出现喉咙疼,食欲差的症状。2、对于热感冒,主要是吃辛辣油炸食品后,主要表现为发烧、咽喉痛、红、大便干,舌头舌苔比较黄、红,需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

宝宝打水痘疫苗或其他疫苗都差不多,出现的反应有轻微的发烧或感冒症状,如拉肚子或高烧。有些宝宝会出现疫苗反应,有些宝宝没有反应。疫苗都是病原体,都可能会引起反应,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无需处理。若发烧几天不退、反复,需去医院就诊,排除有无合并其他问题。

孩子五个月还不会翻身是需要警惕的,正常情况下宝宝五个月翻身是没问题的。若宝宝五个月还不能翻身,需去儿科运动方面的康复专科进行专业评估。评估是先天性的动作发育迟缓,或颅内的问题,如出生时缺氧、窒息等,或是单纯的没有经过训练,发育比较延迟。以上都需进行专业评估,所以孩子五个月还不会翻身需要警惕。

小孩张嘴睡觉,主要是通过口腔呼吸,会导致:1、空气的过滤会受影响。鼻腔呼吸是得到过滤的,口腔呼吸就没有对于细菌病毒的过滤。2、长期用口腔呼吸,可能对面部、口腔的形状、牙齿的发育有影响。要找到口腔呼吸的根源,是否由于本身的腺样体的发育,或严重鼻炎引起鼻腔不通,或咽喉腺样体堵塞。评估是否需治疗。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是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的,一般出生后6个月开始,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具体要看宝宝所处的环境,如周围环境处于高风险,如有同样的幼儿园等,宝宝可以进行接种。手足口疾病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是轻症的,极少数是重症的。接种疫苗后可避免轻症发展为重症。

婴儿睡觉前哭闹,主要是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烦躁、兴奋性高,要排除宝宝是否有维生素D的补充不足。维生素D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特别是有活性的维生素D补充不足时,宝宝会出现烦躁、哭闹、极度的睡眠不安、容易醒。还可能出现晚上出虚汗、掉头发、食欲变差,进一步可引起骨骼变化。出现症状时,需及早预防、补充。

儿童的生长痛是生理现象,无需进行治疗或处理。只需对儿童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钙含量丰富的牛奶、鲜奶制品等。儿童有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如7、8岁到青春期,开始生长发育,长骨生长。过程中可能由于钙、磷跟不上骨骼的生长,出现生长痛。营养充足时,生长痛会随着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过后得到缓解,不是真正的疾病。

小儿的消化不好即消化不良、积食,是小儿常见的问题。出现时应:1、检查喂养方式,饮食是否做到均衡全面。2、适当的用帮助消化的中成药。3、配合中医治疗,如推拿、理疗。也有比较好的帮助。由于小儿的消化系统还处在发育阶段,所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不是所有的拉肚子都要更换奶粉,宝宝拉肚子有很多因素:1、消化不良,可给予促进消化、健脾胃的药物。2、肠炎,需在儿科进行专业治疗。3、乳糖消化不良或奶粉过敏,严重的情况下需更换特殊配方奶。所以单纯的拉肚子需找到原因来综合判断情况。出现拉肚子就更换奶粉是不科学的,需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4个月的婴儿,按照标准的身高应该达到60cm。大部分宝宝出生都是50cm,然后到4个月时,大约60cm。真正的身高差异是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比如到3岁后,7-8岁或到青春期。若比同龄的身高矮得比较多,要进行专业的检查。但是对于几个月的婴儿,应该关注的不是身长,而是营养和体重。

5个月宝宝发烧38度5是中度发烧,可口服退烧药,目前是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的药物。38度5以上,服用退烧药后4-6个小时内无法退到38度5以下,可再次服用。期间配合物理降温。对于5个月的宝宝除适当喂温开水外,还要进行温水擦浴或洗浴。

5周岁的儿童,绝大部分疫苗初次接种已完成,主要是复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到幼儿园,手足口病疫苗,以及非法定疫苗,可结合自身情况接种。多数疫苗的初次接种,在1岁前完成。以后主要进行复种,如:1.3岁、7岁、12岁复种卡介苗。2.4岁复种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3.每年都复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开灯睡觉对宝宝本身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不要养成这种习惯。睡眠时大脑是处于休息状态的,各部分传回来的信息都停止。若开灯睡觉,光源刺激对视觉的影响,会不断传进大脑,造成大脑无法充分休息。养成习惯可造成大脑过度兴奋,睡眠质量低,不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所以在宝宝睡觉时,需减少声光的刺激。

宝宝发烧37.8度属于低热,暂时不要服用退烧药。可先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洗浴或擦额头、四肢。若体温继续升高,达到38.5度以上,需口服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若4-6个小时后仍退不到38度以下,可再次服用。在38度前,可以多喝温开水,配合物理降温。继续升高时,才考虑吃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