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数字化正颌外科与颌骨重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如果在儿童时期发现地包天,请及时就诊。通过纠正不良习惯和干预生长发育,可以矫正一部分地包天患儿。 然而,在青春期之后发现地包天,很多已经是骨性问题,这时需要找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诊治。成年后,可能需要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是否一定要矫正,需要根据患儿的严重程度、自身要求、预期效果以及对风险的接受程度等因素来综合权衡。
常规的正颌手术需要在患者颌骨生长发育稳定之后才能进行。一般认为18岁左右颌骨基本稳定,此时绝大部分的正颌手术是可以进行的。 然而,也存在成年人颌骨不稳定的情况,例如髁突特发性吸收、髁突肥大、髁突骨瘤或者骨软骨瘤,以及肢端肥大症等。在制定正颌方案时,这些情况需要涵盖解决颌骨不稳定因素的手段。 另外,有些特别严重的牙颌面畸形需要用到特殊的正颌手术,例如牵张成骨治疗。牵张成骨对患者的年龄没有特殊限制,对于青少年、儿童甚至婴幼儿,都可以按需进行。
这类患者通常先出现下巴后缩,随后发展为深覆合。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咬合力,伴随磨牙萌出不足、前牙伸长、脸型宽大以及下颌角较方等特征,且可能存在遗传倾向。 对于这些患者,矫治存在一定难度。轻微的深覆合患者可以通过正畸治疗得到解决,而严重的深覆合患者可能需要正畸与正颌联合治疗。
对于已经成年的患者,如果他们具有腺样体面容,那么单纯通过正畸治疗是难以矫治的。这些患者往往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来进行矫治。 腺样体面容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颌骨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发育过度,具体表现为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和开唇露齿。下颌则表现为前后向发育不足和后下旋,形成高角的下后缩。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目的是解决上颌骨的前后向和垂直向发育过度、水平向发育不足以及下颌后缩等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正畸和正颌正畸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虽然它们都被称为正畸,但它们的目的不同。 单纯正畸主要是针对轻微的牙颌面畸形患者,通过移动牙齿来调整咬合关系,从而掩饰颌骨畸形。而正颌正畸,特别是术前正畸,其目的是排齐牙列、整平牙弓、去除牙性的代偿与干扰,以便上下颌牙弓能在石膏模型上匹配。咬合关系的调整和畸形的矫治实际上是通过手术来完成的。 因此,单纯的正畸与正颌正畸在目的和方向上是完全相反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正畸治疗,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在开始正畸治疗之前,必须确定治疗方向,是选择单纯正畸还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偏颌畸形是指下颌骨一高一低的情况,这种畸形的矫正通常需要正畸和正颌联合治疗。 脸歪一高一低的原因可能是一侧髁突发育过度或不足。很多患者会合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表现为咬合不良和面容异常。 主要治疗方法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术前正畸匹配上下牙弓手术,以摆正上下颌骨,以及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对于合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在制定正畸正颌方案之前,需要充分检查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情况。颞下颌关节综合序列治疗应该贯穿于整个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过程中。
地包天矫正,无论是通过手术还是非手术方式,都有可能出现反弹。当然,在正颌手术矫正地包天后,反弹的程度相对可控。 总体而言,反弹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是否存在遗传因素、是否采用了正确的矫治方法和时机、下颌骨是否停止发育、舌体位置是否正确、不良习惯是否被去除,以及是否存在生长激素分泌过度等。
地包天有一部分是会遗传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家族史,可能与不良习惯如咬合干扰、口呼吸等有关。 因此,在儿童时期,一旦发现地包天,应及时就诊。通过纠正不良习惯和干预生长发育,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儿避免日后的正颌手术。 然而,对于有遗传因素的地包天患儿,通过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比没有遗传因素的患儿要低。
覆合是指上下切牙切端的垂直距离,在正常情况下为±2mm,即在0-4mm的范围内。 深覆合则是指覆合大于4mm的情况,它属于错颌畸形的一种。深覆合可能会导致咬合紊乱,以及颞下颌关节不适等一系列症状。 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咬紧牙齿,对着镜子观察,如果下门牙被上门牙完全遮盖住,则可能存在深覆合的情况。
地包天通常是由于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很多时候这两种情况会同时出现。 地包天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咬合干扰、不良习惯、口呼吸以及生长激素分泌过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家长来说,必须警惕自己孩子是否有地包天的趋势。一旦发现有这种趋势,应立即带孩子去口腔医院就诊。 通过改变不良习惯和结合早期矫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地包天的趋势,从而避免一部分孩子成年后需要进行正颌手术。
根据患者的年龄、严重程度以及地包天是牙性还是骨性,可以综合判断治疗方案。 对于儿童患者,地包天需要及早治疗,可以通过纠正不良习惯和早期颌骨生长发育干预来矫治。成年后的地包天患者,如果是牙性或轻微骨性,可以通过正畸治疗获得稳定良好的咬合。而对于中重度骨性地包天患者,或者对外貌要求较高的轻度地包天患者,可以考虑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是否需要矫正,需要结合患者的严重程度、自身要求、预期效果以及风险接受程度等因素进行考量。
正颌手术术后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差异很大。通过术中和术后采用多种止痛或镇痛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 一般而言,所有的疼痛反应在术后2-3天基本消失。除了疼痛以外,患者还可能经历其他不适,如头晕、鼻塞、呕吐以及睡眠不佳等。如果术后2-3个星期后,患者伤口又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这可能提示患者出现了术后感染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就诊。
这种情况应该是轻度的骨性地包天。 通过牙齿的代偿,主要是上前牙的唇倾以及下前牙的舌倾,建立了咬合关系。这种牙齿的代偿,可以通过自身的适应或者正畸治疗获得。 是否需要正颌手术,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要求以及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共同进行决策。例如,如果患者对自己的面型比较在意,觉得下巴比较突出,但牙齿的咬合关系比较好,选择正颌手术,则需要通过术前的正畸,把代偿的咬合给去掉,做成一个地包天的状态,然后通过正颌手术,移动上颌或者移动下颌,来解决咬合以及面型的问题。
地是指下颌的牙列,天是指上颌的牙列。 在正常状态下,上颌牙列会轻微覆盖下颌牙列,大约2mm。地包天是指下颌牙列覆盖住上颌牙列,它是牙颌面畸形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地包天患者可能会出现咬合紊乱,面型也会异于常人。对于轻微的地包天,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来取得稳定的咬合。而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地包天患者,可能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矫牙加手术,以帮助患者获得稳定的咬合和正常的面容。
轻度偏颌患者可以通过正畸治疗获得良好咬合关系,通常无需正颌手术。中度和重度偏颌畸形患者,单纯正畸治疗无法获得稳定咬合关系,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对于轻度或中度偏颌患者,若对容貌对称性要求较高,可在了解正颌手术风险后选择正颌手术或轮廓整形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要求和条件确定。
对于比较严重的深覆合,进行矫正是有必要的。 深覆合会影响患者的咬合,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此外,部分患者的下切牙伸长,可能会咬到上颚黏膜,引发一些牙周问题。 对于轻微的深覆合,正畸治疗可能就足够了。然而,对于中度和重度的深覆合,通常需要正畸和正颌联合治疗,才能有效解决患者的问题。
正颌手术大概住院一个星期;既往的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两周左右,可以进行工作和学习;消肿大概需要两个月;咬合的恢复大概需要2~3个月;表情恢复大概需要3~6个月;感觉神经的恢复以及骨愈合大概需要6个月到12个月左右。 有个别患者的恢复可能会比别人快或比别人慢,在恢复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复诊。
正颌手术是具有整形性质的口腔手术。 正颌手术应该以恢复正常咬合功能为导向,兼顾患者的外形。例如地包天或者下颌后缩、嘴突、脸不对称等,通过正颌手术可以解决患者牙颌面畸形的问题。
正畸和正颌的区别大致如下: 正畸就是俗称的“矫牙”,并非手术治疗,是解决颌骨位置没有明显异常的时候的牙性问题; 正颌是颌骨的手术,是解决上下颌骨之间以及上下颌骨与颅骨之间的位置关系异常。这种位置关系异常可能会表现为容貌异常及功能障碍,例如较严重的地包天、嘴突、下巴后缩或者脸不对称等,往往需要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正颌手术是否有必要做取决于患者牙颌面的畸形程度。 如果牙颌面畸形程度较重,则有必要进行正颌手术;如果牙颌面畸形程度较轻,则不一定需要进行正颌手术。 具体需要结合畸形的严重程度,如果预期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代价,正颌手术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