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身上长红疙瘩伴有剧烈瘙痒,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 比如要考虑是多形性日光疹的可能,主要机制可能与曝光部位皮肤对紫外线诱导的产物,发生了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临床可选择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同时应注意防晒。 比如要考虑是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可能,发病原因不明,光敏物质是主要的发病因素。临床建议应严格避光,可口服烟酰胺、羟氯喹等。
夏季面部出油多,可以选择多种途径改善。 首先,日常生活方面。应避免摄入过多动物类脂肪、糖类及刺激性食物。应多处于凉爽、透气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具有控油作用的洁面乳,注意加强保湿。 其次,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复合维生素B。出油严重者可以口服抗雄激素类,比如螺内酯、西咪替丁等。必要时可以口服维甲酸类,包括异维A酸、维胺酯等。
下面长了个硬疙瘩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 一、疥疮结节。它表现为阴囊、阴茎等处肤色或红褐色、绿豆至黄豆大小的半球形炎性结节,通常伴有剧烈瘙痒。 二、疖肿。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微生物增殖有关,临床表现为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结节,伴有疼痛,后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三、鲍温样丘疹病。它临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肤色或肉色或红褐色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下体有异味、腥臭味,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 一、细菌性阴道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阴道内正常的乳酸杆菌,被大量的厌氧菌、人型支原体等取代而引起。本病特征表现为下体有鱼腥味,分泌物增多。 二、阴道毛滴虫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阴道毛滴虫感染有关,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患者表现为下体有异味,有大量黄绿色、泡沫状阴道分泌物。
下面有点腥臭味,要考虑是细菌性阴道病的可能。 细菌性阴道病是源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酸杆菌被大量的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取代所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其量轻度或中度增加,有鱼腥味分泌物是本病特征性的表现。 由于气味特殊且明显,患者本人或他人均可闻到,长期久坐后则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不同原因导致的下体处外部瘙痒,其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外阴湿疹所致,可以选择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也可以选择外用川百止痒洗剂、复方苦参洗剂。 如果是阴虱所致的,可以选择外用硫软膏、林旦乳膏、丁香罗勒油乳膏等。如果是股癣所致,可以选择外用联苯苄唑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类药物。瘙痒时应避免搔抓,以及热水烫洗。
生殖器旁边长了个疙瘩,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 一、软纤维瘤。其形成原因不明,可能与出汗、肥胖、摩擦等因素有关。临床可不需要处理,自觉影响者可选择电干燥法去除。 二、尖锐湿疣。其形成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临床可选择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等治疗,还可以选择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方式去除。
下体流黄水有腥臭味,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 一、淋病。其发病原因与淋病奈瑟菌感染有关,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尿道口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尿道口红肿、尿痛、尿急、排尿困难等。 二、细菌性阴道病。其发病原因与阴道内正常的乳酸杆菌,被其它厌氧菌所取代有关。临床表现为尿道口分泌物流出,分泌物有鱼腥味。
下体部位干涩、疼痛,要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考虑是神经性皮炎的可能,其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摩擦、搔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其次,要考虑是细菌性阴道病的可能,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阴道内正常的乳酸杆菌被大量的加特纳菌、厌氧菌取代所致。 再者,要考虑是阴道毛滴虫病的可能,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其自身毒力、宿主易感性以及其它感染的并存有关。
下边有个小疙瘩考虑是多种情况的可能,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一、疥疮结节形成原因,主要与疥螨尸体的异物性炎症反应所引起的增生有关。临床可以选择外用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或可以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治疗。 二、传染性软疣其形成原因与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有关,临床可以选择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或可以选择液氮冷冻、电灼术、刮除法等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