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各种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兼负责肝活检组织病...
乙肝通常不会通过唾液传播,因为乙肝病毒不通过消化道传播。 所以,一般接吻、刷牙等行为都不会导致乙肝传播。然而,如果存在破损,那么传播的可能性就存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仅仅是唾液接触,乙肝应该是不会传播的。同样,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乙肝。
这件事来说,不需要因为吃了一点东西或者没吃东西就担心乙肝抗体会消失或出现。但是,一般做检查后,我们会同时检查肝功能等,并结合B超结果综合分析。所以,建议还是空腹做检查比较好。
指甲发黄可能是肝脏问题的一个信号,但并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 我们通常在临床上不会仅通过观察指甲来判断肝脏是否有问题,而是会观察眼睛,特别是眼白部分是否发黄。如果一个人的眼白明显发黄,这通常是一个严重的迹象,提示我们立刻检查肝脏是否有问题。这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肝胆脾B超或肝脏CT磁共振,以确定肝脏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自己如何发现肝脏问题呢?有时人们会注意到自己的眼睛变黄,或者发现自己的小便颜色像酱油一样深。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指甲发黄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有问题。判断是否为黄疸,应该观察眼睛是否发黄,以及小便是否呈酱油色。仅凭指甲发黄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如果自己有乙肝或慢性丙肝,应该特别留意小便的颜色,尤其是当它变得像酱油一样黄时,应立即就医。
轻至中度脂肪肝虽然可怕,但说重也重,说不重也不是重到那样程度。 然而,轻到中度脂肪肝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因为脂肪肝也是一个病因。比如平时治疗乙肝是一个病因,脂肪肝也是一个病因。脂肪肝也可以引起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重视。首先,我们需要检查肝功能,然后通过节食、减肥和锻炼来改善。如果肝功能反复异常,还需要辅助于药物治疗。
脂肪肝患者想要减肥,关键在于“管住嘴,迈开腿”。 所谓“管住嘴”,就是减少摄入那些容易让人发胖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大肥肉等。而“迈开腿”则意味着要增加运动量,可以通过跑步、锻炼、游泳或者打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关于乙肝病人接吻是否会传染的问题,答案是不会。 有朋友询问唾液是否传播乙肝病毒,这里可以明确回答,唾液不传播乙肝病毒。然而,如果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口腔有大的伤口,经常出血,或者有口腔炎症或破损,那么理论上存在传播的可能性。但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即使病毒进入消化道,也不会造成感染。
肝细胞受损能否恢复,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受损的程度,即肝细胞受损到了何种地步。其次,要了解受损的原因,不同原因可能导致不同的恢复情况。再者,是否及时进行了处理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肝细胞受损非常严重,以至于发展到肝衰竭,肝细胞全部遭到破坏,那么恢复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相反,如果在早期阶段,比如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乙肝,肝功能只是轻微波动,尚未开始恶化,这时立刻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或者发现丙肝后立即进行抗丙肝病毒治疗,肝细胞的恢复就会相对迅速。
戊肝是否会传染给家人?戊肝属于肝炎的一种,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中,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不会传染。 一般来说,除了血液传播,这些肝炎在日常接触中并不容易传播。然而,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粪口传播,因此更容易传播。例如,食物不干净等情况下就可能发生传播。所以,当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各种生活接触,是有可能传染戊肝的。
肝脏中发现囊肿通常不是什么大问题。 肝小囊肿非常常见,它们是由于肝脏淋巴回流在某些部位聚集而形成的小水泡泡,通常不会引起什么问题。除非整个肝脏都布满了囊肿,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几个小囊肿,不需要特别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脂肪肝可能会引起腹胀,这是因为脂肪肝会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 如果脂肪肝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脂肪性肝炎,甚至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肝脏功能不佳,消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消化不好就可能引起腹胀。当病情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等症状,这会进一步增加腹胀的可能性。
乙肝小三阳是否会传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需要综合分析。除了考虑乙肝小三阳本身,我们还需要查看乙肝病毒定量,判断其是阳性还是阴性。 如果是阳性,那么存在传染的可能性;如果是阴性,则不具有传染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肝功能、甲胎蛋白水平以及肝胆脾B超结果等,以便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疗。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我,而且在做肝胆脾B超时也经常发现。但这个问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发现的是小的钙化灶,就像牙齿上长牙结石一样,它们是一些高钙类物质沉积在肝脏里。对于比较小的钙化灶,通常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定期观察就好。因为一个小钙化灶,不值得进行肝脏手术将其切除,这就像牙齿上长了牙结石,你不会因此就把牙齿拔掉。观察就足够了,就像牙齿上的结石可以取掉,肝脏里的钙化灶则需要观察。如果钙化灶长大了,我们再考虑处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还有一些小的钙化灶可能会慢慢脱落并排出,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乙肝核心抗体小于1ng/ml是否要紧,需要结合乙肝两对半的结果来分析。 具体来说,需要同时考虑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体、E抗原和E抗体这五项指标。通过综合这些指标,我们才能判断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参考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检查结果、肝胆脾B超以及甲胎蛋白等检查结果。仅凭乙肝核心抗体这一项指标是无法准确判断的。
转氨酶高可能表明肝脏受损,它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除了肝脏,其他器官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如果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首先需要确定是否是肝脏问题。这时,应该尽快进行乙肝、丙肝检查,以及肝胆脾B超和甲胎蛋白检测,以便综合评估并对症治疗。
护肝片能否长期服用取决于其种类。 如果所谓的护肝片是用于降低转氨酶的,那么不需要长期服用,就像体温正常时长期吃降温药没有必要一样。但如果所谓的护肝药物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保健品,比如维生素、鱼油等,这类产品是可以长期服用的。
乙肝疫苗的保护期限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如果小时候接种乙肝疫苗成功,保护作用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对于那些自身免疫能力较强的人,保护作用可能一直存在。然而,有些人的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变成阴性。在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是可行的。因此,通常建议每三到四年进行一次体检,并在体检时检查乙肝抗体。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可以考虑接种乙肝疫苗;如果结果为阳性,则无需担心。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肝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消化道传播。它发病迅速,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症状,治疗相对容易。 甲型肝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甚至可能出现黄疸和肝功能明显异常。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而是采取护肝措施,尽量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病情过于剧烈,从而使患者逐渐恢复健康。
胆固醇是高血脂的一种表现,例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然而,胆固醇水平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脂肪肝。 胆固醇是血液中的脂蛋白,如果未能正常代谢,可能会在全身各处造成影响。当胆固醇在肝脏中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展成脂肪肝。如果胆固醇在心脏中沉积,可能会导致冠心病;在脑部沉积,则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而在全身血管中沉积,则可能导致高血压。因此,胆固醇水平高并不仅限于脂肪肝,还可能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
肝区隐隐作痛,照B超又没发现什么问题,这是经常发现的情况。 有的要看具体情况,比如比较剧烈的绞痛,有可能是胆管里有个小结石掉出来,过一会儿突然又好了,就像肾结石一样,有时候肾结石掉出来疼得要死,突然一下不疼了,最后尿出来,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如果总是隐隐约约有一点痛,做什么都没有,就要看一下胆囊情况,有没有慢性胆囊炎造成的不太舒服,或者有些人是肋间神经疼,要找医生看一看。如果摸一下只是表面一摁就疼,那不是肝脏,因为肝脏本身是不会疼的。所以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经常疼痛,一定要去找医生看一下。如果第一次做B超没发现什么问题还在痛,可能过一段时间要做第二次,两相比较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给小孩喂奶,这是完全可以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乙肝病毒并不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哺乳是安全的。其次,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阳性,孩子出生后通常会接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并且会接种乙肝疫苗,这在一段时间内为孩子提供了保护。因此,喂奶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