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出现,主要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因为肝功能的异常,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患者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进食后腹胀,眼黄,尿黄等症状。 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建议清淡低脂饮食,避免进食油腻的,难以消化的食物,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饮酒。因为牛奶中蛋白含量高,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蛋白含量高的牛奶也是可以饮用的。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发生,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如果不及时抗病毒,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话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口服药,一种是打干扰素,口服药物的话服用比较方便,费用较低,副作用小,但是呢,不能随意暂停使用,否则容易导致肝炎复发。干扰素对乙肝的治疗来说也是比较好的方法,除抗病毒,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机体发生血清学转换,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费用较高,副作用是比较多的,而且需要注射,不方便。所以说两者各有优缺点,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同时需要在当地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般晚期肝硬化表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腹腔积液,反复的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肝肾综合症或者肝肺综合症,对于晚期肝硬化来说,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有无原发病的治疗,并发症的处理,有无危重并发症的出现等等。 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肝多见,如果积极的抗病毒,同时及时纠正并发症,一般生存期超过五年。但是如果有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肝肾综合症,可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肝癌的预后更差,如果是早期的小肝癌可以经过手术,介入等治疗,预后尚可,但是如果是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肝癌晚期,出现转移,那么一般来说不会超过半年的生存期。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正常的指标包括肝功能是正常的,乙肝五项提示乙肝表面抗原是阴性的,HBV DNA是阴性的,这种情况提示人体不存在乙肝。但是,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提示人体存在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同时,HBV DNA如果是阳性,提示人体存在传染性。如果肝功能是正常的,可能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能是异常的,这种情况提示人体可能存在肝炎,需要进一步治疗。
肝功能十项的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这十项。不同项目异常的意义各有不同,总体来说,肝功能十项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肝脏有无功能异常,有无肝脏炎症损害的发生。 如果肝功能出现明显的异常,首先需要明确肝脏损害的原因,要进一步完善肝炎抗体,上腹部B超,血脂分析等检测,必要时肝穿刺,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导致肝脏炎症损害,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乙型肝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纳差,进食后腹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黄,尿黄等症状。 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来说不会出现疼痛症状,但是如果合并并发症,可能出现疼痛症状。比如合并胆囊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如果在乙肝基础上发生了肝硬化、肝癌,也可能出现腹痛症状。乙肝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出现腹水感染,导致自发性腹膜炎的出现,患者会出现全腹部疼痛。如果合并肝癌,肝癌侵犯包膜,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
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出现两种状态,一种是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一种是乙型肝炎状态,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一般来说,乙肝病毒与肝脏和平共处,没有造成肝脏炎症损害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 但是,如果病毒已经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出现,出现了肝炎,这种情况就需要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如果不及时抗病毒治疗,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所以乙肝病到底是否严重与处于何种状态有关,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及时到医院去复诊,时刻监督肝脏的情况,必要时对症处理。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发生,肝功能的异常。乙型肝炎患者如果在发病期,建议清淡低脂饮食,避免熬夜劳累,注意休息,同时需要戒酒。乙肝患者是可以吃月饼的,但是,因为月饼的热量比较高,不建议食用太多,但是少量的食用是没有关系的。 除此之外,如果肝功能有异常,病毒是阳性的,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只有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才可以减少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是可以怀孕的,但是,首先要将病毒控制住,经过正规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转阴,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对怀孕是没有影响的。 还要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一定要选用孕妇可以服用的药物,同时,在怀孕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HBV DNA等指标,警惕病毒再次活动,肝损害的出现。同时,新生儿出生以后一定要做母婴阻断,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的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肝脏炎症损害的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如果是吃的抗病毒药物,我们建议患者三个月到半年一定要复查一次,所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上腹部B超,AFP等。 同时,如果患者是刚开始服用乙肝病毒药物,早期的时候复查需要勤一点,到病情比较稳定,病毒阴转,肝功能正常的时候,最少也要半年查一次。每次复查的项目,需要根据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