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意义不同。 1、大三阳指的是乙肝标志物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比较强。 2、小三阳指的是乙肝标志物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病情处于慢性化,传染性相对弱一些。 大三阳和小三阳不是反映病情轻重的,病情的轻重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DNA、肝脏彩超等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乙肝可以吃中药治疗,但乙肝使用中药不能持续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乙肝使用中药主要是保肝降酶等改善肝功能作用,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使用中药可以让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但慢性乙肝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中药抗病毒作用是非常弱的,需要使用西药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以乙肝患者在使用中药保肝降酶治疗期间,需要使用西药抗病毒治疗,可以持续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 乙肝患者需要到公立医院的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区别具体如下: 1、乙肝携带者是感染了乙肝病毒没有发病;乙肝患者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且发病。 2、对于乙肝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即可;乙肝患者需要进行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并且抗病毒需要长期用药。 3、对于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三个月需要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乙肝DNA、肝脏彩超、甲胎蛋白等相关指标,以定期评估病情的变化。
乙肝携带者传染性的强弱,与体内乙肝DNA数量有关,乙肝DNA数值越高传染性越强。 乙肝虽然有传染性,但有一定传染途径,主要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日常生活方式不会传染乙肝,如说话、握手、共同进餐等。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有传染性,但不需要治疗,这时抗病毒疗效不佳,以定期复查为主。一般需要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乙肝五项指标定量、肝脏彩超、甲胎蛋白等指标。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不能发挥作用。 乙肝病毒携带者主要是定期门诊随访,需要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DNA、乙肝五项指标定量、肝脏B超、甲胎蛋白等指标评估病情,并且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如果年龄大于三十周岁以上,有家族性肝癌病史,并且乙肝DNA也明显升高,需要做肝穿刺活检,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估是否有抗病毒指征。
肝炎分类如下: 1、肝炎根据病因来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感染中毒性肝病等。 2、根据病程来分,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3、根据有无黄疸来分,分为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炎等。 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炎,根据病程、有无黄疸以及病情的轻重不同,治疗措施是不一样的。所以,肝炎患者需要到公立医院的感染科或肝病科去就诊,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并且遵医嘱用药。
和乙肝携带者一起吃饭不需要有任何注意。因为乙肝病毒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播,也不会经过呼吸道传播,共同进餐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目前乙肝也是可防的疾病,预防乙肝主要是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乙肝病毒就具有免疫力,不会得乙肝。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门诊随访,每三个月需要复查一次。
乙肝五项指标245阳性,可以进一步检查乙肝DNA,如果乙肝DNA为阴性,这类人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的。 乙肝245阳性一般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处于恢复期,可以半年后复查一次乙肝五项指标,以动态的观察变化情况。当然这类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的,对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自愈几率是非常大的,部分人群自愈后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不会再次得乙肝。
乙肝最后一项阴性一般指的是乙肝核心抗体阴性,阴性是正常的结果,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如果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需要结合其他的乙肝标志物来评估病情。 检查乙肝五项指标也叫乙肝两对半,主要是判断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以及是否有保护性抗体的。不同的检查结果,临床意义是不一样的,建议检查结果由感染科,或肝病科等专科医师来具体解读,并且指导患者做进一步处理,或相应的检查治疗等等。
乙肝两对半检查主要是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这些检查结果是为了判断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以及是否有保护性抗体的。 不同的乙肝标志物阳性临床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检查乙肝两对半均为阴性,提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也没有保护性抗体,需要去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体内有保护性抗体,不会得乙肝。 如果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去就诊,以进一步检查来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