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9克每升并不要紧,只是轻度偏低。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范围是320到360克每升,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9克每升提示轻度降低,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只是单纯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明显降低,提示患者红细胞体积偏小,需要进一步明确红细胞体积偏小的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量正常参考范围是27到34,当平均血红蛋白量大于34提示平均血红蛋白量升高。 平均血红蛋白量升高往往见于大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同时会伴随有平均红血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如果只是单纯的平均血红蛋白量高,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是正常的,是没有临床价值的,此种情况下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有效的情况下,平均血红蛋白量就会降至正常。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影响取决于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临床上常见的能够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的疾病往往是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以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出现感染,乏力,出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同时,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程度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导致神经病变。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导致感染,乏力,出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还有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的疾病,往往是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缺乏导致的一组贫血性疾病,会出现贫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异食癖、吞食困难;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骨髓造血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慢性病性贫血由一系列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性疾病,会表现为贫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而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疾病,轻度地中海贫血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中度地中海贫血往往表现为贫血的临床症状,重度地中海贫血多在出生后不久会死亡。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偏低,往往是由于红细胞体积偏小所导致的。红细胞体积偏小在临床上可见于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对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患者来讲,需要完善一系列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因治疗,治疗有效才会改善红细胞的体积偏小。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需要补铁治疗;如果是慢性病性贫血,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以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如果是地中海贫血,属于基因病,主要是输血支持治疗。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大于360克每升。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往往见于大细胞性贫血,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都可以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患者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则需要免疫治疗、去甲基化治疗,甚至是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治疗有效,增高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就会下降。
贫血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补血治疗,但是治标不治本,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依然会再次贫血,因为红细胞是有寿命的。 对于贫血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是对因治疗,所以贫血的病人首先需要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就能够有效的改善贫血。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需要补铁治疗;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如果是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瘤等所导致的贫血则需要进行化疗。
贫血的原因,需要检查的项目比较多,包括抽血、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一系列检查。贫血的患者具体要做什么检查项目,需要根据血常规进一步判断。 如果血常规提示患者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需要进行铁蛋白的检查。如果患者是大细胞性贫血,需要进行叶酸、维生素b12的检查,必要的时候进行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检查。如果患者是正细胞性贫血,需要进行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一系列检查。
贫血的患者是不允许献血的。 贫血的患者如果再进行献血会加重贫血,严重贫血会导致机体各个脏器缺血、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出现头晕,头痛,头昏沉感,甚至是晕厥,如出现心慌,心悸,心前区疼痛,大汗等。 如果贫血的患者献血后,出现严重的贫血,还有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休克。进行献血需要进行献血前检查,只有不贫血的患者才能够进行献血。
贫血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只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才有可能出现喜欢吃生米,而其他类型的贫血是不会出现喜欢吃生米的情况。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程度严重的时候,由于缺铁会导致异食癖,所谓的异食癖,就是进食平常不进食的东西,比如生米、泥土等。 非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不会出现异食癖,也不会出现喜欢吃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