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

李国保 主治医师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擅长:擅长急、慢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强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语音
血友病护理
血友病护理

血友病患者护理是很重要的,包刮心理护理、身体护理。 为什么在这里强调心理护理,由于大家对血友病的知识储备不足、认知不够,血友病容易被社会人群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甚至歧视的眼光这样会使得血友病患者自卑。 这时候医务人员的心理关怀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身体上如关节或其他部位出血,应教患者24小时内冷敷,视情况24小时热敷并局部加压包扎,及时就医。

小儿血小板减少
小儿血小板减少

小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很多种,如感染、药物、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其中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有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普通感冒病毒也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通常随着感冒的恢复血小板也会得到恢复。 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一般都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来明确诊断。

失血性贫血是什么
失血性贫血是什么

失血性贫血为贫血的一种,消化道出血、宫外孕、外伤性失血等均是是常见的失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常常表现为头晕、心慌、胸闷、脸色苍白、尿少等。血常规表现为贫血逐渐加重,甚至血压下降、低血压等 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表现为腹痛、黑便、脸色苍白,急诊电子胃镜可发现血管破裂、活动性出血,治疗止血、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下降或血红蛋白下降低于70g/L可给于输血治疗。

怎么防治血液病
怎么防治血液病

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这些疾病有一部分与感染、药物等有关。 所以在生活中尽量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减少X线等放射物质的接触,有些抗生素会导致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某些化疗药物本身也可能会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或白血病的发生。

血小板减少治疗
血小板减少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案取决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通常是导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这时候可以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就可以。 如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就需要针对血液系统原发疾病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需要调节免疫或者是骨髓移植或者是atg治疗,如果是白血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就需要针对白血病化疗或者是骨髓移植治疗。 当然除了对因治疗还需要对症治疗,如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时候,还需要输入血小板治疗,或者是根据不同的病因用升血小板的药物对症治疗。

急淋贫血应该怎么治疗
急淋贫血应该怎么治疗

“急淋贫血”也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要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3种类型。贫血、出血、发热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的主要的症状。儿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淋贫血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抑制红细胞的正常增长而导致的导致贫血,所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纠正贫血的话,只有化疗、骨髓移植等针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发病治疗,才能使贫血得到纠正。

脚上紫癜的发病率怎么样
脚上紫癜的发病率怎么样

紫癜相对来说常发生于躯干及四肢比较常见,也就是说胸腹部及双上肢、双下肢较常见,脚上紫癜相对于大腿及小腿而言发病率要低些。 当然我这里主要说的是过敏性紫癜,脚上紫癜也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区别其实很好鉴别。 比如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不低,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减少。

紫癜是对称吗
紫癜是对称吗

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为血管变态反应炎症,可有荨麻疹样皮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呈对称性。血常规基本正常。有些患者可查找到过敏源。治疗以抗过敏为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全身散在出血点,头颅、内脏出血发生概率极少。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骨髓穿刺检查可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治疗以激素为一线治疗药物。 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诱因。病情容易反复是两者共同特点。

败血症窒息怎么办
败血症窒息怎么办

败血症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低血压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烦躁,甚至窒息样感觉。 患者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一般血氧检测提示氧分压低于60mmHg,二氧化碳高于45mmHg。 需要给予吸氧、抗感染、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其中根源问题还是原发病治疗,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

判断败血症的方法
判断败血症的方法

败血症是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生长导致产生大量毒素或代谢产物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畏寒、高热、心动过速、意识模糊、甚至休克等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抵抗力较差、化疗后的患者。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均明显升高,血培养出细菌是诊断败血症强有力的证据。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