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年患者,如果近视度数低于1000度,并且已经稳定超过一年,可以考虑通过激光手术矫正近视。常用的激光手术方式有准分子激光,半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等。 其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激光烧灼角膜基质,从而改变角膜曲率,影响眼球整体的屈光力,使原本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的焦点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目前技术很成熟,风险并不大。
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眼部受到外伤、病毒感染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导致眼外肌出现功能异常引发双眼视线不平行,不能同时看向同一个目标会产生外观上的异常,同时患者有可能出现重影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矫正,手术通过调整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或者眼外肌张力的大小,从而使双眼的视线恢复平行的状态,缓解患者外观异常以及重影等症状。
眼部出现大量眼屎,并且有异味的话,通常是由于结膜或泪囊发生感染造成的,也就是结膜炎与泪囊炎。 异味比较明显的时候,通常提示合并有厌氧菌感染。眼部的眼屎是结膜的分泌物,通常是由于结膜组织的渗出物,细胞代谢产物,白细胞以及细菌的尸体等共同构成的。 治疗上,首先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需要规律的点抗生素滴眼液治疗,例如目前常用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通常规律治疗1到2周左右可以治愈。
先天性外斜视是指宝宝出生之后就存在的外斜视,两只眼睛视轴的方向不平行,偏向外侧,因此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看东西,会导致弱视的发生。 对于先天性外斜视,需要带宝宝到医院的眼科面诊检查,确定外斜视的类型,如果是由于存在近视等屈光不正因素导致的调节性外斜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近视,从而治愈外斜视。 如果是非调节性外斜视,则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手术通过调整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的大小,使双眼的视轴恢复平行。
在婴儿刚出生时由于眼球发育还不完善,此时眼睛的屈光状态是处在远视眼的状态的,也就是天生就会形成远视眼被称作生理性远视。 但是远视度数通常在四、五百度以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延长。 远视度数也会逐渐降低,六岁左右时降低到300度左右,12岁左右时完全消失。 如果远视度数超过生理性远视的正常范围,则属于病理性远视,有可能造成弱视等并发症需要及时佩戴眼镜进行矫正。
结膜炎是眼表的结膜组织发生感染引起的炎症,有可能出现轻微的刺痛,异物感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如果眼部感染结膜炎后出现剧烈疼痛的话,则要考虑炎症向角膜蔓延,引起角膜炎而导致的,需要及时到医院的眼科面诊检查确诊,如果是的话,需要采取规律的抗感染治疗,控制炎症,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点抗病毒的滴眼液,如更昔洛伟滴眼液,细菌感染造成的,需要点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倒睫是眼科常见疾病,是指睫毛的生长方向不指向正前方,而是倒向眼球,会与角膜相接触,随着眼球转动与眨眼运动会擦伤角膜,从而表现出眼睛充血、发红,异物感、刺痛、流泪、怕光、轻微视力下降等症状。 治疗上少量的倒睫可以拔掉或者电解倒睫,而对于睑内翻造成的大量倒睫,则需要通过手术矫正睑内翻才能够治愈。
通常是描述有误的,最佳视力通常只能达到2.0,如果眼科检查出现8.0的话,通常指的是验光结果有800度的近视,远视或者散光。要根据8.0前方的正号或者负号以及8.0这一行数字上方的标记来判断具体的屈光不正类型。 如果8.0这一行的标记为s的话,说明是球镜度数,前面如果是正号代表远视800度,前面如果是负号,代表近视800度,如果8.0这个数字处在的这一行表头为c的话,说明有800度的散光。
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疾病,是发生在眼皮内部睑板腺的急性细菌感染。主要的症状是眼皮部位红肿热痛,局部按压有明显的压痛,可以摸到眼皮内部有包块形成。 随着病情的进展,麦粒肿内部有可能形成脓肿,此时就需要切开排脓,通常是在皮肤表面做横行手术切口,将麦粒肿内部的脓液完全清理出来,通常2到3天之后,麦粒肿就可以愈合了。
考驾驶员时需要进行视力检查,通常矫正视力能够达到0.8以上,就可以通过。驾驶员视力检查时,患者是可以佩戴眼镜来检查视力的,因此即使患者有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也是可以通过检查的。 但是在进行体检前,需要先到医院或正规眼镜店进行验光检查,然后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来进行体检,否则的话,矫正视力如果达不到标准,也是无法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