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眼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在儿童期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视网膜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充分的视觉刺激,从而使视网膜功能发育出现异常,视力低下。 其主要的症状是患者看东西感觉不清晰,即使是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矫正视力也无法达到正常,而医生做眼部检查时并没有白内障、眼底病变等影响视力的器质性疾病,从而可以诊断为弱视。
视力自儿童出生后呈现逐渐发育而增长的状态,通常在满月的时候,宝宝的视力能够达到接近0.1。 但是,此时的儿童是没有办法配合进行视力检查的,只能通过视动性眼球震颤等方式进行检查,也就是使用转动的条纹状筒状目标,放在患儿的双眼前,观察患儿是否会跟着转动的目标来晃动眼睛。 如果出现晃动,说明患儿能够看清楚这个视标所对应的视力,如果宝宝眼睛没有任何晃动,则说明很可能看不清。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疾病,需要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眼科就诊,或者是在眼科专科医院的眼表疾病专业就诊。 干眼症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老化因素,眼部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以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干燥综合症等造成的。通过详细的泪液分泌实验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眼表分析仪检查等可以确诊。治疗上需要通过点人工泪液滴眼液为眼睛补充水分来缓解症状,例如常用的有玻璃酸钠滴眼液等。
远视度数2.0指的是患有200度的远视,属于轻度远视。通常对于中青年人来说,200度的远视并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不需要佩戴眼镜,但是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话,有可能会引发视疲劳,出现眼睛酸胀,暂时性视物模糊等症状。只要能够注意及时休息,眼睛就可以自行缓解。 但是对于老年人,因为眼睛内部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200度远视也会对视力造成影响,此时就会导致视力下降,要通过佩戴远视眼镜进行矫正。
近视患者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来提高矫正视力,从而看清楚世界的样子,但是目前并不能通过配戴眼镜等方式能使近视度数消除。 目前有多种技术能够尽量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被称作近视矫正眼镜,比如常用的有渐进多焦点眼镜与角膜塑形镜。 其中渐进多焦点眼镜是通过在镜片不同区域设计出不同的度数,使患者看近的时候不容易出现视疲劳而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而角膜塑形镜则是通过佩戴后消除离焦现象,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对于正常成年人裸眼视力的正常标准是1.0,但是对于儿童因为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对应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 通常三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配合检查视力,三岁时正常裸眼视力应该达到0.6,四岁时正常裸眼视力应该达到0.8,5到6岁时视力发育到与成年人相同的1.0。
饮酒之后,出现眼屎增多,是由于结膜炎导致的,饮酒会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低下,同时,饮酒后患者会出现对行为的控制失常,有可能会用脏手揉眼,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结膜炎的发生,使眼部出现大量分泌物。 治疗上,需要及时的点抗生素滴眼液控制感染,例如,目前常用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通常规律用药治疗一周左右,可以将症状消除。
晚上眼屎增多主要是由于两种情况造成的: 第一,是由于细菌性结膜炎导致,也就是由于眼部卫生习惯不良导致细菌感染结膜组织而形成,需要通过点抗生素滴眼液治疗,例如常用的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 第二是由于慢性泪囊炎造成的,当泪道阻塞之后泪液会淤积在泪囊中而引起细菌滋生导致眼部出现大量的眼屎。 治疗上先要点抗生素滴眼液减轻炎症,随后通过泪道探通治疗使泪道恢复通畅,才能够彻底治愈慢性泪囊炎。
眼睛有囊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例如眼皮上的囊肿与结膜上的囊肿,治疗起来是不一样的。眼皮上的囊肿通常是由于霰粒肿造成的,也就是睑板腺分泌物淤积形成的囊肿,可以通过温毛巾热敷促进消退,对于保守治疗消退不掉的,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而白眼球,也就是结膜上的囊肿,是由于淋巴液淤积造成的,可以点普拉洛芬滴眼液促进消退,如果消退不掉,也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眼睛里面痒的话,考虑是由于过敏性结膜炎造成的,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于眼表的结膜组织接触了外界环境中的过敏源引起了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源有烟雾,粉尘,花粉,柳絮,棉絮,杨絮,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动物毛发,螨虫等。 主要的症状除了眼睛发痒,还会出现眼睛充血,发红,眼部有透明粘稠拉丝的分泌物等。治疗上需要点抗过敏的滴眼液控制症状,例如常用的有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