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治。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比较多,可以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也可以作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如果有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在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的同时,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短时间内使用可以抗休克治疗。另外可以治疗某些过敏性的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等等。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治疗甲状腺危象,黏液水肿昏迷等疾病。
糖皮质激素不能用于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低血钾,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有精神疾病患者,也应该禁止使用,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的药物,适应症比较广泛,比如可以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也可以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抗休克治疗,对于严重的感染并发毒血症,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会出现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且有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还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出现肌肉萎缩,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长期应用可能会使人整体的防御功能降低,诱发感染,比如肺结核等等。 如果有胃肠道疾病,长期使用激素,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诱发或者加重溃疡,有的时候长期使用激素,还会诱发精神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状态,都属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它们两者的区别,首先是酮症酸中毒的尿酮体常常是非常的高,而高渗高血糖状态,尿酮体可能是阴性或者弱阳性。 高渗高血糖状态血糖非常的高,往往大于33.3毫摩尔每升,同时伴有电解质的紊乱,比如高钠,高氯,高钾等等。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往往不等于17到33毫摩尔每升以内。两种急性并发症都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大多数患者血糖水平超过17.3毫摩每升,很多患者甚至达到二三十以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长期血糖升高,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在急性的诱因诱发下,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比如感染,创伤,手术等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确诊以后,一定要积极的控制血糖,尽量的把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要严格预防急性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血糖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降糖治疗药物。
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肾脏衰竭,典型的症状是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同时伴有水肿,贫血等症状,糖尿病肾病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占所有尿毒症患者的40%,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很容易出现很多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要发现血糖升高以后,一定要及时的根据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状态和并发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治疗药物,并且要监测血糖的变化,调整药物的剂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占所有尿毒症患者的40%。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临床特征不典型,只有在查体的时候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升高。 随着疾病的进展,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可能会合并水肿的症状,特别是颜面部以及下肢水肿,同时往往伴有高血压等症状。糖尿病肾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预防,要尽早地把血糖稳定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神经并发症,我们需要严格的控制血糖,延缓神经病变的发展,避免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加用营养神经,抗氧化治疗的药物,比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等。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自主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什手足木末端的麻木,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周围肠道疾病,出汗,皮肤瘙痒等等。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引起的昏迷,治疗原则首先需要静脉持续胰岛素泵入,并且监测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另外,需要积极的去除诱因,比如有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需要补液,根据电解质的水平,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观察血糖的情况,完善胰岛功能的状态,配合适当的饮食,控制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意识清醒以后可以进流质饮食。
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布全身,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症状。 第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会表现为手足末端麻木、感觉迟钝、发凉、瘙痒,严重者会出现破溃、不愈合,称为糖尿病足。 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会有视物模糊,如果有糖尿病肾病会有尿中泡沫增多、水肿等症状。 第三,血糖升高得非常明显,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饮食增加、体重下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