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后阴道疼,考虑是阴道炎引起的,另外可能是阴道内有破损等引起的。 如果有细菌、真菌、滴虫等感染,容易引起阴道炎,导致分泌物异常,还会引起阴道充血、水肿,容易引起局部疼痛。如果有外伤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容易引起阴道壁破损,就会引起局部疼痛。 阴道距离尿道和肛门比较近,如果不注意卫生,就会引起阴道炎,导致局部不适。如果小便时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考虑是尿路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
子宫下垂吃中药可以改善,不能完全治愈。 子宫下垂是因为分娩引起,分娩以后局部的韧带和肌肉受到一定的牵拉,导致弹性不好,会引起子宫下垂。另外,产后身体虚弱会出现气虚血虚,也会引起子宫下垂。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补气、补血的中药调理,比如当归、枸杞、桑葚等。同时,建议配合锻炼,改善子宫下垂情况,改善身体不适。子宫下垂严重,需要通过手术矫正。
月经后面几天颜色变黑,如果没有不适考虑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腹痛或者异味,可能是感染引起。 月经后面几天月经量逐渐减少,由于经血在宫内或者阴道内存留时间过长,会引起颜色变黑,一般不用进行治疗,注意卫生就可以。 如果在经期同房或者经期不注意卫生,会引起病原菌感染,导致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容易引起腹部疼痛和月经的异常,还会引起异味。
同房后有白色豆腐渣一样的分泌物,考虑是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征就会出现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并且伴有外阴瘙痒严重、坐立不安等。 霉菌性阴道炎会通过性生活交叉感染,建议及时做白带常规检查,如果在白带中发现大量霉菌可以确诊。确定霉菌性阴道炎需要及时治疗,可以用克霉唑或者氟康唑等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卫生,不能同房。
外阴部位长一个疙瘩,可能是脂肪瘤、囊肿、毛囊炎或者疖子。 如果局部没有红肿和疼痛,没有任何不适,考虑是脂肪瘤或者囊肿,对身体影响不大,定期B超复查就可以。如果局部明显增大,走路时局部受到摩擦,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会有细菌感染,容易引起毛囊炎。 如果饮食不当,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引起上火,容易引起疖子,严重时会引起化脓。
右附件包块伴有尿血考虑是囊肿、肿瘤等引起的。 如果有卵巢囊肿,囊肿明显增大就会引起腹部疼痛。对周围的脏器造成压迫,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当囊肿发生蒂扭转时,容易引起腹部绞痛,还会引起阴道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会呈现小便红色。 恶性肿瘤,就会引起病情转移,转移到膀胱等泌尿系统,也会引起血尿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穿刺病理检查。
怀孕初期白带淡粉色考虑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流产先兆。 刚刚怀孕由于受精卵着床刺激,容易引起少量出血,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是不用治疗。在怀孕初期胎儿发育不稳定,如果剧烈运动或者在孕早期同房,就会引起流产先兆,导致腹部疼痛和阴道出血,会引起淡粉色白带。 单从症状不能确定原因,需要及时抽血检查hcg和孕酮。如果hcg和孕酮降低,可能是流产先兆,需要及时保胎。
月经不干净能不能做B超,跟检查的目的有关系。 如果是检查子宫腺肌症,必须在月经期检查,这样结果相对准确。如果月经时间过长,一直不干净,可以在月经期B超检查,看子宫内膜的情况。如果是怀疑有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情况,建议避开月经期,因为经血的影响会影响检查结果。 另外,注意在月经期不能做阴超,以免将病原菌带入阴道,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月经期间有少量血块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 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月经量比较多,流出比较急,不能与溶血酶及时发生反应,就会引起少量血块,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是不用治疗。 如果在月经期着凉或者气滞血瘀,容易影响子宫内血液循环,经血在宫内存留时间过长,与凝血酶发生反应,就会引起血块。如果有子宫内膜炎,也会引起内膜大量脱落,导致月经量增多,容易引起血块。
月经不正常不能根据月经计算排卵期,需要通过排卵试纸或者B超检查。 月经规律的情况下,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往前数第14天属于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后4天都属于排卵期。如果月经不正常,就会影响正常的排卵,通过月经不能计算,建议使用排卵试纸监测, 如果排卵试纸呈现阳性,考虑是排卵期。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看看卵泡发育情况。如果打算怀孕,需要及时在排卵期同房,可以提高受孕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