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
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常见累及的脏器有心脏、脑、肾、眼以及全身动脉血管,具体如下: 1、心脏并发症:冠心病、心脏衰竭、心律失常等; 2、脑并发症:脑卒中(脑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 3、肾脏并发症:慢性肾病、肾衰竭; 4、眼的并发症:眼底血管病变; 5、大动脉和周围动脉疾病。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作出专业的选择。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包括西药和中药。 常用的西药主要有6类,即A、B、C、D类药,其中A类药有3类。 此外,中药也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 总之,每种药物都有其优势,通常要根据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临床合并症,并结合个体差异选择药物。
高血压患者需要限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因为酒精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水平,加重心血管负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避免大量饮酒。 在饮酒量方面,对于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适量饮酒可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是要限制酒精摄入量。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总体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中医药物治疗: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或中成药内服。除内服外,也可以外用中药,如中药穴位敷贴、中药足浴、熏洗等。 2、中医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耳穴治疗、推拿、按摩。另外,还有传统中医导引,如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
血压高降不下来的常见原因包括: 1、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多盐、高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 2、服药不规律:血压会出现总下不来或波动的情况。 3、药物方案不合理:如药物的剂量、种类不足,或药物效果无法覆盖24h。 4、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如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高血压会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等器官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害。 由于高血压对血管造成损害,导致相应动脉所支配的脏器有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出现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心衰、肾衰竭、慢性肾病等,轻则致残,重则致命。 所以,高血压的危害是最大的,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
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 正常血压值是一个范围,如收缩压或舒张压超出正常范围上限,则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如收缩压在130-139mmHg,舒张压在85-90mmHg,则为临界高血压。
血压高的调理关键是要控制血压,包括: 1、非药物控制:主要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降低体重、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生活规律、积极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 2、药物控制:更多患者由于高血压病程较长、血压幅度较高、心脑血管风险较高,需要同时采取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包括西药和中医中药。
高血压按血压升高的幅度共分为三级: 1级:140-160/90-99mmHg; 2级:160-180/100-109mmHg; 3级:≥180/110mmHg。 即血压值越高,分级就越高。 通过血压分级可知血压升高的幅度和程度。一般而言,血压值越高,风险也相对更高,治疗难度和力度要更强。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饮食,原则是三低三高: 1、低盐:食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g。 2、低脂:需要遵循低脂肪饮食。 3、低热量:忌油炸、烘烤、高热量食物。 4、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5、高钾: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另外,可以摄入适当优质蛋白,牛奶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如下: 1、头部症状:头痛、头晕、头重脚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烦躁等。 2、心脏症状:心悸、胸闷甚至胸痛。 3、眼睛症状: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4、肾的症状:夜尿增多、腰膝酸软。 5、全身症状:乏力、活动后气喘、肢体麻木。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应注意血压的监测。
下压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肥胖、体重超重:是常见的原因。 2、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盐分偏多、高热量和高脂肪饮食。 3、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 此外,还有可能是不明原因或家族遗传原因所导致的。
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但并非必然遗传。 首先,高血压的发病是有遗传倾向的。目前,已发现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基因,如果家族携带此基因,可能会发生家族遗传。所以,上一代有高血压的人群与没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相比,患高血压的概率较高。 其次,高血压并非必然遗传。个体是否发病,还要看后天有无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主要是去除或控制导致危险因素,具体方法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适当补充钾:要坚持健康饮食,也要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2、避免超重: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 3、规律、积极运动:合理运动助于血压的控制,也助于预防高血压。 4、戒烟限酒。 5、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主要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1、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需根据家族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早期筛查,及早发现和干预。 2、后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长、肥胖、体重超重、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因素和精神心理压力等。除年龄不可改变外,其他都是可以控制的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主要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区别。高血压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最为常见,占高血压患病人群的90%以上,是家族遗传的先天因素或后天危险因素导致的高血压,并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2、继发性高血压:指特定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更强调要找到对应病因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不建议吃以下食物: 1、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咸菜及含盐量高的食品。 2、高脂食物:主要是油脂类食物,如动物油等。 3、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蟹黄等。 4、高热量食品:如油炸食品、甜品、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等。 5、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还要强调戒烟和限酒。
睡眠不好会引起高血压,原因如下: 1、入睡困难、容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多梦、睡眠浅等睡眠不好的情况:容易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神经对血管张力和血压的调节功能,从而引发高血压。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一类睡眠中打鼾的情况会合并有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病人呼吸不足、缺氧,引发高血压。
晚上血压高的原因主要是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出现了异常。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发生波动和变化,多数患者血压升高以白天为主,主要在上午或中午较高,然后慢慢回落,在下午可能会有小高峰,但夜间血压下降。 但如果夜间血压升高,则说明24h血压昼夜分布的节律发生了异常,可能是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对血管调节异常所导致的。
孕妇血压高首先应加强产前检查和血压控制,做法如下: 首先,要加强产前检查,尤其是在怀孕7个月之后,应固定每周产检。临近预产期时,应在医院严密监护和检查。 其次,积极降压治疗,由于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用药必须慎重。一般较为安全的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α受体阻断剂和中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