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10点血压比白天高,可能与没有及时睡眠、情绪紧张激动或者喝浓茶、浓咖啡等因素有关。 正常的血压变化规律是上午的血压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在夜间的血压会进一步下降,在睡眠时血压最低。总之,晚上10点的血压应该比白天的血压要低。 出现这种情况要积极查找原因。如果血压尽管比白天高,但是仍然没有超过正常范围,只要去除病因,血压应该会逐渐下降。主要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喝浓茶浓咖啡,不要熬夜。通过这些处理,血压应该会逐渐改善。

躺着量血压也是准确的。测量血压有多种体位,可以坐位测量,也可以在卧位时测量,只要按照测量血压的要求进行,不管哪种体位测量出的数值都是准确的。 测量血压前要先经过充分的休息,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测量血压时血压计的袖带下缘要位于肘窝以上2到3公分,袖带的松紧度要合适,血压计要和患者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在呼气换气时保持呼吸平稳。 根据这种要求,测量出的血压,不管是卧位还是其他体位都是准确的。

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动脉硬化的表现,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加重。 颈动脉斑块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斑块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颈动脉的管腔狭窄,影响脑组织的供血。同时颈动脉出现了斑块,心脏、脑血管也可能发生动脉硬化或者出现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因此必须要尽快采取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善。 另外对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也需要积极控制。还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或者瑞舒伐他汀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斑块的消退,预防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加重。

要提高心脏的射血分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使用强心的药物,像洋地黄中的地高辛、西地兰,通过这种药物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射血分数增加。 第二、使用利尿药物,利尿药物可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使心脏负担减轻,这样心脏功能改善以后,心脏的射血会增加,射血分数自然也会提高。 第三、扩血管药物包括硝普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心脏的后负荷,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脏功能改善。因此也可以使射血分数增加。 正常情况下,如果心脏功能没有问题,射血分数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提高。只有出现了心力衰竭,这种情况下才需要采取上述措施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的射血分数。

降血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血压的升高,对高血压的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控制体重,对保持血压的正常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选择长效的降压药物。如果生活方式和运动等措施,血压仍然没有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选择长效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者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心脏一分钟要跳60到100次才算是正常。 当然,这个范围指的是在休息状态下,经过充分的调理、心平气测量出的心跳水平。如果没有休息好。像刚刚运动或者劳动以后或者情绪处于紧张激动状态,这时测量出的心率可能要超过每分钟100次以上。 因此,在测量心率时要先经过充分的休息,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测量,才能够反映真实的心跳水平。

轻度高血压指的是高血压一级,也就是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这种程度的血压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 由于高血压的程度比较轻,一般没有典型症状,对心脏功能影响也比较小,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包括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大部分血压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只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不需要使用降压药物。 有些患者如果通过上述措施仍然不能恢复正常,也需要使用小剂量的降药物,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预防并发症发生。

青少年高血压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青少年高血压,首先要明确是原发性的高血压还是继发性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措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像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要使用抗甲状腺素的药物控制甲亢。如果是肾上腺素瘤、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要通过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瘤体,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要通过植入支架或者手术切除的方法,也可以使高血压恢复正常。 年轻人首先要明确高血压类型和原因,然后再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就可以使血压恢复到正常。

频发性的室性早搏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治疗: 第一、非药物疗法,也就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吸烟饮酒,避免喝浓茶、浓咖啡,通过这些措施对早搏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第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生活方式的改善不能使早搏消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包括乙胺碘呋酮、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中药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都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病因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要针对心脏病进行治疗。冠心病要通过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增加心肌的供血。如果是心脏功能不全引起,要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病因改善以后,早搏也会逐渐消失。

偶发性的室性早搏就是室性早搏的数量比较少,也就是每分钟室性早搏的数量要在5次以内,每小时的室性早搏数量不超过30次。 如果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不能超过500次,符合这个标准的室性早搏就叫偶发性的室性早搏。偶发性室性早搏一般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与情绪紧张激动劳累、熬夜、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 出现偶发性的室性早搏不需要紧张,通过自我调整,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等措施就可以使早搏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