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出生婴儿心率比较快,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婴儿刚刚出生,心脏的收缩力相对比较弱,需要收缩的次数比较多,才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在婴儿刚刚出生以后,心率在每分钟140次左右,都是一种正常现象,不需要担心。 如果不放心,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心脏结构是否有问题。只要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心率相对比较快,并不需要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心率也会逐渐的减慢。

干活时心脏疼痛,考虑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问题。 冠心病患者在劳动或运动时,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心肌供血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导致心绞痛发作,表现为心前区胸闷和胸痛。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看是否有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如果疼痛发作时,同时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就可以判断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也就是冠心病、心绞痛。

感觉心脏隐隐作痛治疗如下: 第一,要做心电图和胃镜检查,明确疼痛的原因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还是胃部炎症或者溃疡导致的。 第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如果是心脏供血不足,可以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增加心肌供血,促进斑块消退,缓解疼痛症状。如果是胃部炎症或者溃疡造成的,可以使用抗菌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口服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症状就会改善。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要先做相关检查,然后再针对性采取措施。

感觉心痛有两种情况: 第一,心脏的供血不足,也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肌耗氧量增加或者心肌供血减少的情况下,会出现心绞痛发作,表现为心前区的胸闷和胸痛。 第二,心脏植物神经沟通紊乱。这种情况也可以出现心脏的疼痛、胸闷等方面的症状。这种症状多数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患者,特别是女性人群,尽管症状比较明显,但是心电图检查没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考虑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因此出现这种症状,要先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是否有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然后再做出判断。

感觉心跳在嗓子眼,治疗如下: 1、这种症状如果是早搏的问题,需要选择β受体阻滞剂、乙胺碘伏酮或者普罗帕酮口服,控制早搏,症状就会改善。 2、如果有心房纤颤,可以选择洋地黄或者β受体阻滞剂,将心室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只要心率不是太快,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总之出现这种感觉,多数是发生了心律失常。具体是哪种心律失常,需要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 3、如果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控制以后,这种症状才会消失。

感觉心跳加速,有可能是出现心律失常,也有可能是一种自我感觉症状,也就是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阵发性的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所以出现这种症状要先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看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是多少,是否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存在,如果有心律失常,通过自我调整,配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就可以使早搏得到控制症状改善。 如果通过检查没有心律失常,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症状,就不需要用药治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激动、睡眠充足,打消顾虑,症状就会好转。

感觉心跳快有两种可能: 第一,确实有心跳快。包括窦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的早搏或者心房纤颤,这些心律失常都有心率加快的情况存在。 第二,心率并不快,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症状。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问题。 所以具体是哪种情况可以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如果心电图上有心律失常,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控制。如果动态心电图没有问题,只是有这种感觉是不需要用药治疗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激动,打消顾虑就会逐渐恢复。

感觉心律不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窦性心律不齐,也就是窦房结发放冲动节律不规整造成。 第二、早搏,不管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由于提前出现的心脏搏动,也会有心律不齐的感觉。 第三,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房的激动处于颤动状态,导致心室率也极度不规整,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 感觉心律不齐最好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看具体是哪种心律不齐,再确定是否治疗。

感觉饿得心慌,可能与没有按时进餐,或者控制饮食过于严格有关。 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活动需要能量,能量的来源就是葡萄糖,所以必须要按时进餐,才可以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保持稳定。如果长时间没有进餐或者平时控制饮食过于严格,有可能造成血液中的空腹血糖低于正常,会出现感觉饥饿、乏力甚至出汗,手发抖等低血糖的症状。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及时吃点东西,尽快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恢复正常,就不会有问题。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是可以治疗的。当然,换瓣需要有一定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的风湿性心脏病都要进行换瓣。要做心脏彩超检查进一步明确。 1、如果是瓣膜的轻度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轻度的风湿性心脏病不需要进行换瓣,保守治疗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如果是重度的瓣膜狭窄,瓣膜的弹性比较好,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换瓣,通过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就可以使瓣膜的狭窄改善。 3、如果是中度以上的瓣膜关闭不全。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换瓣,因为只有换瓣手术才可以使瓣膜的关闭不全恢复正常。所以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换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