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接种部位一般是指的乙肝疫苗的接种部位,乙肝疫苗的说明书上会有比较明确的说明,是要在上臂三角肌中部进行肌肉注射的,不建议在其它的部位进行注射。如果在臀大肌的部位进行肌肉注射,有可能让疫苗的免疫效果出现下降。 但是,经过了0-1-6个月的免疫流程之后,在最后一针之后的一个月左右,可以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这样就能够判断打了三针之后,有没有产生足够量的抗体。 如果是在其它部位进行注射的,但是也产生了足够的抗体,说明是有效的。但是对于整个人群来说,在上臂三角肌之外的部位进行注射,相关的免疫效果整体是要下降的。
乙肝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主要的方面是抽血,但抽血之外还需要进行肝脏形态学的检查,这主要是通过肝脏彩超。 有一些人需要做肝脏的CT或者核磁共振,甚至是强化的CT或核磁共振。乙肝患者进行抽血,要检查的方面主要是四项,分别是肝功能、甲胎蛋白、乙肝五项定量和乙肝病毒DNA定量,如果口服阿德福韦酯或者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还需要检查肾功能、尿常规。 如果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患乙肝,检查的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乙肝五项,这是通过抽血进行的一项检查。
急性乙肝的症状,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症状类似,相关的症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中最常见的就是乏力,体力上会有疲乏的感觉。比较轻的,可能在进行重体力劳动之后,感觉自己稍微容易疲乏,比较严重的,有可能在平常的站立、行走、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感觉到度的疲乏,这是全身症状。 第二方面是胃肠消化道的症状,轻的有可能感觉到自己食欲下降,稍微重一些的,会感觉到恶心、厌食油腻、不愿意吃东西。吃进去东西之后,感觉到腹胀,甚至会有呕吐,有些人可能会伴随着腹泻。比较严重的腹胀会特别明显,稍微吃一些东西就会感觉到腹胀比较明显。对于吃不下东西的,在治疗方面就需要比较好的营养支持。 第三方面的症状是肝脏方面的症状,在右侧胁肋部可以感觉到隐隐的不适,比较轻的可能,这些不适的感觉形容不出来是否伴随着疼痛,比较重的可能会有协肋部的疼痛或者是胀满不舒服。再严重的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发黄、尿液发黄、眼睛发黄,这就是目黄、尿黄以及身黄。
乙肝病毒造成慢性化感染之后,虽然没有办法能够治愈,但是能够观察到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自愈。 自愈的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每年只有不到1%。但是在急性乙肝患者中,乙肝自己转阴、变成痊愈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成人初次感染乙肝病毒后,90%以上都能够达到痊愈的状态,也就是乙肝的相关指标转阴,乙肝表面抗原由阳性变成阴性。但是一般会留下一些痕迹,也就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往往伴随着乙肝e抗体阳性,有一部分人会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但是相对于其他传染病来说,乙肝比较容易预防。而预防最佳的方式就是注射乙肝疫苗,获得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在检测乙肝五项的时候,一般是处在第二项的,如果其他的几项都呈阴性,而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或者定量大于10,就说明自己是有免疫能力的,这种情况下就不会被传染上乙肝。 而让自己获得免疫能力的方式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来说是要注射三针的,分别在第零、第一和第六个月各注射一针。如果有一些人对乙肝疫苗不敏感,注射三针之后仍然没有产生相关的抗体,也可以采用大量的乙肝疫苗,也就是60ug一支的乙肝疫苗来进行注射,一般也是能够获得乙肝表面抗体、获得对乙肝病毒免疫能力的。
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就是发热,而发热大多是低热,也就是乙肝疫苗注射之后出现低烧的情况。如果考虑这是乙肝疫苗的副作用,一般是不需要太担心的,因为这样的低烧不会将体温升高到太高的程度,伴随症状也不是太明显。 不需要应用相关的药物,只需要注意休息、适量补充饮水,过上几天的时间,相应的症状一般就能够完全缓解。绝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后,是不会产生这样不良反应的,即使产生了这样的不良反应,只要体温不高、伴随症状不明显,也不需要担心。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都不建议喝酒。之所以不建议喝酒,是因为在肝细胞受到明显损坏,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时候,如果喝酒,即使量非常少,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或者是降低的程度不太好,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 因为肝细胞对隐酒中的乙醇,或者是劳累等刺激都比较敏感。如果患者仅仅是在病毒携带状态,没有明显肝功能的异常,这时候饮酒量即使稍微大一些,有时候也不能够立即看出来肝细胞的损伤,但是乙醇主要是经肝细胞代谢,对肝细胞也是有负担的。 所以,即使在病毒携带状态,没有任何肝功能异常的时候,也不建议饮酒。
日照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历见伟医生。乙肝疫苗,它的剂量有所不同,有的是10ug一支,有的是20ug一支,还有的是60ug一支。 相应的疫苗剂量如果是10ug或者20ug一支,一般是采用第0、第1和第6个月各注射一针的方式来进行注射的。注射完三针之后,绝大多数人是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就说明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说明肝疫苗起效了。 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不是太敏感,所以这部分人可以用60微克一支的乙肝疫苗,来让自己获得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不采用10微克和20微克的三针全程注射的方式,直接采用60毫克一针的乙肝疫苗,大多数也是能够直接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
乙肝第三项是阳性,一般是指乙肝五项这个检查,乙肝五项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排列,第3项会使乙肝e抗原。e抗原阳性,一般会伴随着乙肝表面抗原与核心抗体阳性,也就是大三阳的状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如果病毒复制的比较活跃,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定量比较高,那么往往会表现出大三阳的乙肝五项来。这时候仅仅表明病毒的复制量比较多,并不能够表明肝脏是否也受到了损伤,以及损伤到什么程度。 大三阳的患者也有可能是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不产生任何的肝脏损伤,也有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是肝硬化的状态,这需要做肝功能、肝脏彩超等项目来进行判断。
乙肝疫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是预防性疫苗,注射之后可以让身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注射乙肝疫苗的作用一般认为不是太大。乙肝的治疗性疫苗在相关的研究之中,但是还没有应用到临床。 我国首个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叫做乙克的,它在相关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免疫诱导作用,能够让一部分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变成乙肝小三阳的患者,但是用的时间比较长之后也可能导致免疫疲劳。所以乙肝疫苗作为治疗性疫苗,目前仅仅在临床试验之中,还没有进入到临床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