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鼻咽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诊治...
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可能已经像藤蔓一样蔓延到其他器官,这时候手术可能不再是最佳选择。治疗可能会转向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就像改变战术,从定点清除转为围堵和削弱敌人的力量。 晚期肺癌的手术通常是姑息性的,旨在缓解症状,如改善疼痛或呼吸困难,而不是治愈疾病。是否进行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预期生存时间和治疗风险。
乳腺癌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如饮酒、肥胖)、辐射暴露等。这些因素就像多种调料,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容易得肝癌的人群主要包括: 1、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他们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2、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性肝病可发展为肝硬化,进一步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3、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他们患肝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 4、有肝癌家族史者: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肝癌发生风险更大。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也是肝癌的一个风险因素。 6、黄曲霉素B1暴露者:饮食中黄曲霉素B1的暴露也是肝癌的一个诱因。 这些人群应加强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肝癌和进行治疗。
我们日常所说的肝癌通常指的是原发性肝癌,不包括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从病理学上分为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三类。 1、肝细胞癌: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主要由肝细胞发展而来。 2、肝内胆管细胞癌:这种类型的肝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通常与胆管系统的疾病有关。 3、混合型肝细胞肝癌-胆管癌:这种类型的肝癌比较少见,同时包含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成分。
肠癌的治愈率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治疗效果。 早期肠癌(Ⅰ期和Ⅱ期)的治愈率较高,5年存活率可达90%-95%以上。Ⅲ期肠癌,治愈率有所降低,但仍有一定的治愈机会。而晚期肠癌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治愈难度增加,就像修复老旧的建筑,比新建一个要困难得多。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肝癌介入治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 1、发热:由于肿瘤缺血、坏死引发的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2、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可能由灌注的化疗药物引起。 3、肝功能损害:介入治疗使用的抗癌药物或栓塞剂可能造成肝脏功能损害。 4、上腹部疼痛:由于肝脏缺血,刺激肝包膜引起。 5、血象降低: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6、穿刺部位损伤:可能出现局部出血、血肿和血栓等症状。 7、其他并发症:包括急性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胆囊炎和胆囊穿孔;肝脓肿和胆汁瘤形成;栓塞剂异位栓塞等。
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家族史的女性:一级亲属中,如有乳腺癌患者,风险增加。 2、雌激素影响:月经初潮早或停经晚的女性风险较高。 3、肥胖者:肥胖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增加乳腺癌风险。 4、饮酒者:酒精摄入与乳腺癌风险有关联。 5、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如非典型增生等,乳腺癌风险增高。 6、未生育或晚育者:长时间内源性雌激素刺激,可能增加风险。 7、长期精神压抑者: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激素水平。 这些因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对预防乳腺癌至关重要。
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是早期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唯一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手段。 2、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术和微波消融术,适用于早期肝癌或小肝癌患者。 3、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适用于无法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4、放射治疗。 5、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化学治疗等。 6、中医药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阶段,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决定。
介入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由于每个患者肿瘤的血供特点不一样、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就像不同的植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反应不同。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放疗或化疗的补充,部分患者也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我们常说的肺癌其全称是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是一种肺部的肿瘤。实际上,所有的肿瘤都不会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疾病,是细菌、真菌和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并没有必然性的联系。 所有的肿瘤其实都是“窝里横”,只有在肿瘤患者自己身上才会大量增殖,就算到了别人身上,也可能会因为免疫排斥等因素快速死亡。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肺癌会传染,只是需要注意预防,可能会诱发肺癌发生的感染性肺部疾病。
肺癌的分期主要是根据国际TNM分期系统来进行的,该系统综合考虑了肿瘤的大小、对胸腔重要器官的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其中,I、II期属于早期,III期为中期,或者称为局部晚期;只要有远处转移的均为IV期,IV期属于晚期。 针对肺癌中最可怕的小细胞肺癌,我们一般采用VALG分期法,根据病灶范围划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指的是病变局限于同一侧胸腔,并可包括在一个可耐受的放疗照射野内。广泛期则指肿瘤超出一侧胸腔,包括恶性胸腔、心包积液,或有转移的患者。
早期发现肝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1、定期体检:对于有乙肝或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相关的检查。对于已经出现肝硬化的患者,体检的间隔应缩短至每3个月一次。 2、检查项目:甲胎蛋白是目前筛查肝癌最有效的指标,大约70%的肝癌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上腹部彩超可作为肝癌筛查的有效手段,如果肝脏彩超发现可疑的结节,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增强CT、增强MRI、超声造影等特殊影像学检查以确认。 3、注意症状:尽管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等,应引起注意。
肺癌消融治疗的优势包括: 1、微创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能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 2、定位精确、局部控制率高:通过影像引导定位精确,肺组织中升温效率高,凝固区坏死彻底。 3、可重复性:局部进展的患者再次消融治疗,仍能获益。 肺癌消融治疗的劣势包括: 1、适用范围限制:对肿瘤的大小以及数量均有限制,通常只适用于早期肺癌或局部进展肺癌。 2、手术风险:可能发生气胸、呼吸困难等副作用。 3、治疗效果有限:不一定能达到肿瘤完全清除的效果,存在肿瘤残留的可能。
乳腺癌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预防: 1、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3、戒烟限酒。 4、定期体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或乳腺超声检查,自我检查也不可忽视。 5、情绪管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会影响免疫系统,学会放松,如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都可以有效减轻压力。 6、避免外源性雌激素: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避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和药物。 7、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肝癌的症状主要包括: 1、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尤其在夜间或劳累后加剧。 2、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可能与肝功能受损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有关。 3、发热: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通常在37.5℃至38℃左右,偶可达39℃以上,呈不规则热型。 4、出血倾向:肝癌患者常有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5、体重下降和乏力:由于肿瘤的侵蚀和消耗,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急剧下降和持续的乏力感。 6、其他症状:包括黄疸、腹水、脾肿大等,这些症状可能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抽烟被广泛认为是肺癌的高危因素,长期大量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相对于不吸烟者,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可能高出20倍以上。研究发现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香烟燃烧时产生,并被吸入肺部,对肺部细胞造成损害,长期积累可能诱发肺癌。并且研究发现,吸烟的数量与肺癌的发病率呈正比关系,吸得越多,得肺癌的风险越高。 虽然抽烟与肺癌有密切关联,但并不是所有抽烟的人都会得肺癌。肺癌的发病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污染、基因突变等。因此,抽烟只是增加了患肺癌的风险,而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这就像为那些不能承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手术刀”。 此外,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转移病灶,射频消融也可以作为一种局部控制手段,帮助减轻症状和控制肿瘤生长。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消灭肿瘤细胞。这种方法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对于肿瘤较小(直径≤3cm),数量较少者疗效好。 对于部分晚期患者,射频消融术有时也可用于缓解咯血、胸痛、气道梗阻等症状。射频消融术可以作为手术的补充或替代治疗,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承受开放性手术的患者。
肝癌患者的远期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肝癌的分期、治疗方式、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肝癌患者的远期预后整体上并不乐观。我国肝癌五年生存率仅为12.1%,远低于北美国家和地区。 1、早期患者: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肝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早期肝癌患者的总体疗效有所提高。据报道,我国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达到30-50%,其中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75%;微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可高达90%。 2、中晚期患者:约64%的中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此类患者预后差,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可提高远期生存率。仍有部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
乳腺癌的治愈率与癌症的分期、类型、治疗方式有关。根据不同的分期,治愈率有所不同: 1、早期乳腺癌(I、II期):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中期乳腺癌(III期):5年生存率在40%-70%之间。 3、晚期乳腺癌(IV期):5年生存率通常只有10%-30%。 总体而言,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同时,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随着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出现,治疗预后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少靶点,五年生存率相较低。 在治疗方法上,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