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视力卡主要用于新生儿视力筛查,主要在出生后一年内建立婴儿视力保健卡,以监测婴儿的视觉发育情况从而筛查很多眼部疾病。 新生儿刚出生时每只眼睛约有300度左右的远视,这时婴儿的视力状况是很差的,一个月左右复查时如果眼睛能跟随眼前比较鲜艳颜色的物体而转动说明视觉发育大致正常。 两个月时能看清两米左右的物体,并随之转动眼球,三个月左右大约能看见4米远的物体。
三百度的近视属于中等近视,对裸眼视力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配镜矫正。 300度近视可以选择佩戴框架眼镜,也可以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塑形镜,白天可以不用佩戴框架眼镜,成年之后,可考虑近视激光手术矫正视力。 300度的近视度数虽然不算高,但是如果用眼习惯不注意的话,也是很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出现一系列眼底改变,可能会导致将来激光手术的条件限制。
视力灸疗器一种对眼部各个穴位进行电磁灸疗的一种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穴位进行电磁灸疗刺激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睛调节力从而使眼睛得到放松、提高视力、预防近视或者减慢近视发展速度。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临床上并没有确切的资料来量化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少,真正能够预防并避免近视发展速度加快的。 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用眼时间以及用眼姿势。
右眼外斜视主要是指当左眼正视前方时,右眼眼球呈现向外偏斜的一种状态,斜视是由双眼眼外肌力量不平衡所导致。 右眼外斜视可能的发病原因有集合不足或者分离过强,集合不足性的外斜视可以通过佩戴足矫眼镜及其进行功能训练,使眼位恢复正位。 分离过强型斜视锻炼方法得不到改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远视负散光表示眼睛既有远视又有散光,囚球镜为正,柱镜为负,这只是一种度数记录的方法,也可以转化成二者均为正数的记录方法。 如果无法进行转化,说明可能是存在混合散光,不管是哪种状态都应将远视和散光同时矫正,远视和散光都属于容易导致视疲劳的屈光不正,如果没有有效的矫正,长时间的用眼,尤其是近距离用眼,很容易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等视疲劳症状。
在临床上视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积极进行视力保护后,注意防止眼睛出现高度近视而引起视功能下降的后果。视力保护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姿势应做到三个一,眼睛距离桌面一尺,胸部距离桌沿一拳,手指距离笔尖一寸。每次近距离用眼够超过40分钟,不能躺着看书或者看手机。 第二,积极地参加户外运动。每天两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能够有效的促使眼睛视紫红质合成,以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 第三,饮食中要注意营养素的补充,尤其是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如果缺乏会导致营养不良性近视。
近视推拿在某些时候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大多数的真性近视来说,推拿不能够使度数降低。 近视推拿对于假性近视或者视疲劳的患者,通过推拿可以缓解眼部肌肉的疲劳状态、加强眼周的血液循环、组织血氧供应增加之后调节力也会随之增强,能够达到一定程度提高视力的目的。 但是对于真性近视推拿不能够使眼轴缩短,所以不能够用于治疗真性近视,但是推拿可以使眼睛放松、避免调节痉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慢度数的发展速度。
老年近视在临床上一般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年轻时候眼睛就有近视,所以到老年时仍然需要戴镜矫正近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年龄增大之后,随睫状肌调节能力的下降,近视度数一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这种老年近视有一个优点,就是一般情况看近时可以直接摘掉近视镜,不用佩戴老花镜。 第二,老年近视患者在年轻的时候不近视,随着年龄增长,却出现近视症状,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屈光介质的改变而发生的屈光性近视,眼轴并没有增长,比如得了白内障导致屈光间质的屈光力增加,这时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近视可以随之消除。
幼儿出现睑腺炎,如果初期干预不及时,导致睑腺炎局限形成囊肿。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幼儿手术,需要进行全麻。 因为幼儿在手术当中很难做到完全配合,为避免手术中误伤,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一般采取的是吸入式麻醉,手术之后停止麻药输入一般八分钟左右,患儿会逐渐清醒。手术过程与成人睑腺炎手术过程类似,而且术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抗感染治疗。
花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眼睛在看近的时候出现严重调节不足的表现,这时候看近会出现明显的模糊,就需要配戴花镜来矫正,花镜的验配,需要在明确看远时屈光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如果看远的屈光状态是有散光的话。 在验配花镜时,同时也应该将散光加上,因为如果不加散光,可能会影响花镜的效果,当然验配完之后还应该让患者进行试戴,最终结果应与患者的主观感受相结合,适当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