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于心衰、眩晕、胸痹的诊治和高血压病的...
所有高血压病人在饮食上都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是戒盐少油,高血压患者每天的用盐量要限制在5-6克,在做菜时可以做到先炒菜再放盐,菜能达到足够的味道,又不至于放盐太多。第二个是要控制调味料使用,如味精、酱油等含有非常多钠盐,因此在做菜时,这些东西要少放。
高血压的病人能不能吃红枣,主要看高血压病人的体质。气虚、血虚体质的病人,可以适当食用红枣。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的病人吃红枣可能会加重肝火,因此不建议食用。红枣性甘,痰湿较重的病人吃红枣可能会加重痰湿滞留,这类病人不建议吃红枣。
高血压的病人能不能吃桂圆,要看高血压病人的体质。桂圆是传统的补品,即龙眼晒干后的制成品,它的特点第一个是甜,第二个是可以补气、补血,尤其补血的效果好。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痰湿体质的病人吃桂圆后,可能会加重肝火的症状或痰湿的症状,多吃桂圆是不适合的。
头疼是高血压病人常见的症状,高血压病人头疼的特点是跳痛、活动性疼痛,伴头晕、头胀等感觉。高血压病人出现头疼,首先要测量血压,采用电子血压计量上臂血压。当收缩压大于140或舒张压大于90说明血压偏高;当收缩压大于160或舒张压大于100,说明血压较高。
很多人会问现在没有高血压,但如何预防以后出现高血压。首先要做到定期监测,指南上面推荐35岁以上的人群要每年测量一次血压。每次去医院就诊都要测量血压,尽早发现无症状的高血压。其次是不管有无高血压,目前是否为高血压患者,都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限盐,中国人钠盐摄入相当高,因此在平时饮食中,一定要做到控制钠盐的摄入。
降压首先要做到生活方式的调控。1、一定要控制摄入的钠盐,每天摄入钠盐在5~6克之间是比较恰当的,吃含钠过多的食物会引起血压过高。2、保持心情平静,在心情紧张、激动或者生气时,血压会升高,要想血压平稳,要做到情绪平稳。
头疼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高血压时常常会出现头疼,而头疼本身会不会引起血压高。如果是有高血压病人,又出现头疼的症状,首先要排查头疼和高血压的关系。如果是由于感冒、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头疼,这时头疼是原发性的症状,人在不舒服时会相应引起血压增高,这时要处理头疼只要注意原发病即可。
高血压的患者首先要了解什么情况下要去看医生。门诊中有部分血压超过两百多,低压高达一百多的病人来就诊,这种情况要去看急诊,迅速将过高的血压控制住,避免高血压带来并发症。高血压经常诱发心梗、脑梗、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类高血压病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伴随症状,比如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天旋地转的头晕、眼前黑朦、心前区憋闷、疼痛不能缓解等情况,说明已经有严重并发症,必须马上到急诊就诊。
对于高血压饮食治疗,从古到今的中医都给出很多建议,饮食治疗重要的原则,是要按照体质辨证去治疗。气虚病人常有疲倦、乏力、口淡、脸色苍白或萎黄的表现,可以选择补气药物,如党参、白术等健脾的药物去治疗。肝阳上亢病人常有脸红、易生气、烦躁、头晕、头疼的症状,这类的病人在饮食治疗上面,可以使用清肝火的药物如菊花、石决明等去泡茶。
高血压病人的食疗,最主要的原则是要辨证论治。高血压病人有很多不同的体质,如阴虚、阳虚、气虚、痰湿、淤血等体质或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证型,针对不同的体质和证型要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法。淤血体质的高血压病人,可以多吃木耳、田七粉等,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