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时,患者主要的症状有鼻塞,流鼻涕,鼻涕以黄绿色的脓性分泌物为主,可伴有嗅觉减退下降,鼻腔出血,头疼,颜面部的胀痛等表现。一般是要通过鼻内窥镜和鼻窦CT来明确诊断。患者诊断为鼻窦炎时首先的治疗方案就是积极的抗炎治疗,建议选用广谱的抗生素积极抗炎治疗,如果有条件最好在治疗初期和治疗的时候,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鼻腔可以外用滴鼻液,减轻鼻塞等症状。患者同时可以服用促进黏液稀释排出的药物,使鼻腔的脓性分泌物易于排出。如果患者是慢性鼻窦炎时,积极治疗效果不好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在更换耳钉的时候把耳朵戳破,引起了出血,这时候首先建议患者先用无菌的棉球将出血的部位按压止血,看一下出血的多少,大部分情况,按压几分钟之后出血就可以自行止血了。 如果患者出血较多,自己按压后仍然无法止血,就建议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来处理伤口,由于耳朵戳破,引起出血,这时候也需要预防继发的感染,建议患者在伤口愈合之前,每天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伤口,同时要保证伤口的干燥清洁,千万不要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伤口继发了感染就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让医生去换药,消毒,进一步处理。
扁桃体发炎时,患者主要的症状是咽喉疼痛,可伴有吞咽疼痛,语言含糊不清,疼痛甚至可以放射至耳部,可有全身的症状出现发烧,乏力等表现。查体可以发现,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处充血更为明显。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附着。扁桃体发炎时常见的致病菌可有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细菌感染多见,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因此扁桃体化脓时建议首先化验血常规,如果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时可以诊断为细菌感染,这时候就可以用消炎药进行治疗,其中首选的抗生素就是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患者没有过敏的情况下,可以先用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同时患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漱口水漱口,平时多喝温水,清淡饮食。如果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就建议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鼻炎时,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甲可以肥大。患者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患者如果有过敏性鼻炎时,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过敏原,如果可以明确过敏原时,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某些特定的过敏原还可以进行免疫脱敏治疗。 患者如果症状比较明显,还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比如有糖皮质激素类的鼻喷剂,抗组胺类药物,抗白三烯类药物等。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出门尽量戴口罩,不要去粉尘,花粉较多的地方。屋里应该勤清洁打扫,以减少粉尘和尘满的数量,减轻过敏的症状。
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患者会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一般急性疾病,可以表现为剧烈的咽喉疼痛,可伴有吞咽疼痛,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颌下淋巴结的肿大,触痛患者可以出现高烧,乏力等全身表现,查体时可以发现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的脓点,或者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者灰白色的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但不留出血创面。化验血常规时一般会显示白细胞增多。C反蛋白升高等表现。但是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时,还应与一些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比如咽白喉,猩红热,樊尚咽峡炎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等疾病鉴别,因此也需要通过查体,患者的表现,还有就是一些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有耵聍腺,耵聍腺分泌的油脂样物就称为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耳屎如果干燥后存留在外耳道内结成团块,阻塞外耳道就成为耵聍栓塞。 有的耳屎位于外耳道比较深部的地方,贴近鼓膜的时候,随着患者张嘴咀嚼的运动时耳屎会轻轻拍打鼓膜,从而引起外耳道不适,耳鸣等表现。这种时候,患者不要自行将耵聍取出,因为耵聍所处的位置较深,自己可能无法取出,容易损伤外耳道,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造成鼓膜穿孔。 这种时候建议患者去医院,由医生将耵聍取出,如果耵聍位置较深,不易取出时,可以先将耵聍泡软之后用外耳道冲洗,或者是吸引器将耵聍取出。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全身系统疾病,也有鼻腔局部的疾病。儿童在秋天经常出鼻血常见的诱因有几种可能。 首先是因为秋季空气比较干燥,从而造成鼻腔黏膜比较干燥,干燥后粘膜糜烂就可引起鼻腔血管破裂而造成鼻出血,还有就是小孩由于鼻腔干燥,可能会出现鼻屎增多,鼻痒不适而引起经常挖鼻子,挖鼻之后可能也会损伤鼻腔粘膜而造成鼻出血。 因此,这种时候建议患者保持屋里的湿润,增加湿度。儿童尽量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温水,可以用生理海盐水喷喷鼻腔,增加鼻腔的湿润度,观察一下出血的情况,如果仍然经常出鼻血,就建议带儿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看一下鼻腔里的情况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同时应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去血液科完善相关检查除外其他系统的疾病。
打完耳洞之后耳洞出现肿胀,造成耳钉插不进去,是考虑耳洞继发了感染。感染引起了耳洞周围的皮肤充血、肿胀,以至于耳钉扎不进去,这种时候不建议强行将耳洞扎进去,以免造成感染的进一步加重。 首先,应该消炎,控制感染,待耳洞消肿之后耳钉就可以插进去。保证耳洞的干燥和清洁,不要沾水,以免感染加重。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耳洞及耳洞周围的皮肤,每天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同时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抗炎的治疗。如果仍然耳洞扎不进去,需要去医院由医生给予进一步的处理。
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急症。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外伤或者挖鼻损伤鼻腔粘膜会造成鼻出血,比如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也会造成鼻出血。 但是更为常见的还是鼻腔自己的疾病,比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菲薄,会引起出血,鼻腔粘膜过于干燥,黏膜糜烂之后也会造成出血,患者有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时,粘膜也容易造成出血,还有就是鼻腔鼻窦或者鼻咽部的肿瘤,比如血管瘤,鼻咽癌等,也容易引起出血。 因此鼻出血时,如果患者出血比较巨大,或者是反复的鼻腔出血,就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咽炎喝酒之后是会加重症状的。咽炎的时候,患者在饮食方面是需要注意的,不建议患者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更不建议患者吸烟和饮酒,特别是饮酒后酒精会刺激咽喉粘膜,会使咽喉充血肿胀更为明显,而加重咽喉炎的症状。 而且患者伴有咽喉炎时,可能会服用一些药物,特别是头孢类的抗生素时,更不能喝酒,因为饮酒后会和某些药物会产生反应,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因此,患者如果伴有咽炎时,一定不建议喝酒。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最好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水,尽量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