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患有胆结石后会影响人正常的消化与吸收。容易导致右上腹部疼痛,同时还会引起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身体发热等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诱发胆道感染,从而引起感染性休克。另外,胆结石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容易导致人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容易导致人体消瘦。 胆结石是常见疾病,患有胆结石后一般需要服药排石。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可以治愈。
胆结石的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面条、馒头。患者还可以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可以吃鱼肉、动物瘦肉、胡萝卜和一些奶产品。这些食物含有少量的脂肪和胆固醇维生素,进食后不会影响胆结石的康复与治疗。 胆结石人群在饮食方面应减少含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例如动物脂肪和动物肥肉。因为这类高脂肪类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异常,影响胆结石的正常排出。
有胆结石需要服用解痉止痛类药物,例如吲哚美辛片,可以改善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症状。 胆结石患者还可以服用山莨菪碱。山莨菪碱可以有效的促进胆囊组织正常收缩,也能有效的缓解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症状。同时还需要积极服用利胆抗感染的药物,例如去氢胆酸片和诺氟沙星胶囊。 如果发现胆结石经常引起患者腹痛、恶心,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一般分为胆囊取石和胆管取石两种。根据结石存在部位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胆结石不手术,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排石,或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药物排石治疗,适用于胆结石体积较小,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心、腹痛等症状的人群。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常用于治疗胆结石体积较大,而且数目较多的人群。 患有胆结石建议到医院做胆囊超声检查和其它检查,明确结石的具体大小、数目,包括结石的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假如患者不适宜药物保守治疗和体外碎石治疗,则应当选择手术治疗。
胆结石病人一般能吃鸡蛋。 但是,不要大量长期吃鸡蛋,偶尔吃鸡蛋不会影响胆结石的康复与治疗。因为胆结石通常是磷酸钙和碳酸钙形成,鸡蛋当中的营养物质不会形成磷酸钙或者碳酸钙,对胆结石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鸡蛋当中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和脂肪,所以,长期大量吃鸡蛋后会使血脂增高。这种情况下容易影响胆囊分泌胆汁的功能,同时还容易使人形成脂肪肝,影响胆结石的正常排出。
胆结石9mm是否需要手术,和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一般情况下,胆结石达到9mm会引起胆囊肿大,容易引起人腰痛、腹痛或者恶心、腹泻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当手术治疗。假如患者并没有出现这些异常现象或者是症状较轻时,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使结石排出。 胆结石9mm是常见现象,药物方面可以选择排石颗粒或者具有排石功效的中药治疗。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时,建议平时多运动、多喝水,促进结石排出。
胆管泥沙结石一般都能排出来。通常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排石颗粒,或者用金钱草、蒲黄、鸡内金等排石类中药熬汤服用,促进结石更好排出。 如果结石体积比较大,通过一段时间服药治疗不能排出,可以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做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严重时可以选择开放性手术治疗。 患病后除了需要积极排石治疗以外,饮食方面要注意忌口高碘盐类食物的摄入,否则会增大结石体积,不利于结石更好排出。
胆管囊肿一般需要行手术治疗,才可以将囊肿切除。 胆管囊肿通常发病于胆肿管,服药治疗效果不佳。胆管囊肿容易并发严重感染或者穿孔。所以患有胆管囊肿后如果出现黄疸,应当做引流治疗将胆汁引流出来。由于胆管囊肿容易诱发胆囊炎,所以除了手术治疗囊肿以外还应当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炎消肿的药物治疗胆囊炎。胆管囊肿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压迫引流管。
大部分胆管结石都不能自己排出。 胆管结石一般处在胆道弯曲部位,此时是不能自己排出的。需要通过药物促进结石排出,或者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使结石排出。如果存在胆管结石,要明确胆结石的具体位置与体积、大小。如果结石较小,服药保守治疗即可。如果结石较大,则应当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与恢复期间应减少高钙类食物的摄入,否则不仅会影响结石的排出,同时还会使结石的病情加重。
胆管结石是否需要手术,和胆管结石的数目、大小,包括引起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首先,如果结石体积较小、数目不多,并且仅仅引起轻微腹痛症状,是不需要手术的。可以服用排石类药物,或者做体外碎石治疗。 其次,假如做彩超检查明确结石体积比较大、数目较多,或者引起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则应当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是从腹部打眼微创取石法。术后胆囊恢复比较好,是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