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乳房肿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多数由于乳腺导管堵塞引起的乳汁淤积,或者继发引起细菌感染,形成的哺乳期乳腺炎所致。 乳汁淤积性乳腺炎,及时解除乳腺导管的堵塞,可以迅速得到缓解,使用热敷或理疗的方法,配合手法按摩,辅助使用吸奶器来解除乳腺导管堵塞。如果发展为哺乳期感染性乳腺炎,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一旦脓肿形成,需及时到当地医院手术治疗。

产后乳房有硬块建议将乳房内多余的乳汁挤出,保持乳管通畅,也可以用冷毛巾敷在硬块处,不建议用热毛巾,以免增加乳汁分泌,加重硬块。产后乳房硬块多数由于产妇生理结构改变,亦或是因为产妇情绪波动导致气机不流畅,堵在乳房引起。 平时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悦,养成正确的吮吸方式,多做乳房的按摩,禁止情绪出现大波动,保证营养充足,定期复查。

产后尽早让宝宝吸吮奶水,促进乳汁排空,防止积乳。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避免宝宝吃饱后仍然长时间吸吮乳头,增加感染的可能。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哺乳方法可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 建议哺乳期的产妇,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吃过于辛辣的食品,佩戴合适的胸罩,尽量排空两侧乳房的乳汁。如果患了急性乳腺炎,在早期乳汁淤积时,采用毛巾热敷可以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有利于炎症消退。

妊娠期间副乳疼痛是因为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乳房会出现胀痛,副乳也会增大,胀痛,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可以吃一些消炎类的药物来缓解炎症而带来的疼痛,也可以通过热敷或者进行手术来治疗,但是手术会影响到正常母乳。 如果疼痛明显,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检查,排除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等其他原因。建议平时要穿一些比较宽松的胸罩。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等食物。

哺乳期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是需要考虑为淋巴瘤、淋巴结核、转移癌、淋巴结炎。一般来说出现疼痛的淋巴结是需要考虑为淋巴结炎,治疗上可以吃点头孢类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采取抗炎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是需要采取淋巴结活检或者淋巴结穿刺,病理确诊。对于治疗上需要依据病理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建议平时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适当运动,多注意休息,定期复查。

哺乳期乳腺炎临床上多是由于单纯性的乳汁淤积引起的,并且时间较短、症状较轻,可不就诊。如果乳房局部出现明显的胀痛、发红、发热等乳腺炎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哺乳期乳腺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有效地移除乳汁,继续乳汁喂养。通过局部冷敷、使用退热贴或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乳房疼痛。 建议平时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建议患者平常注意多休息,哺乳期的乳腺增生患者尽量不要私自用药,一般以休息以及局部的热敷或理疗为主。另外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来说,其发生积乳或者是乳腺脓肿以及乳腺炎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必要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予以双侧乳腺的彩超检查。 哺乳期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如果情绪不稳定,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也可使雌激素增高,加重病情。

颈部的淋巴结发炎,一般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局部红肿热痛,可以外敷清热解毒的中药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疗,也可以应用红外线等物理方法进行理疗。不能用手去触碰刺激淋巴,以免加重发炎情况。 如果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未见缓解,或者出现化脓的表现,可以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建议注意饮食结构,忌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必要时到医院进行就诊,然后完善相关检查,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表皮囊肿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用75%的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头刺破顶端,挤出内容物。也可以在局麻下,用二氧化碳激光把粟丘疹烧除。 表皮囊肿是一种皮肤囊肿,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头部、面部和颈部。刚开始发生时,察觉不到,只要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察觉。表皮囊肿带有弹性,一定程度会发生病变,及时去医院进行诊疗。

哺乳期乳房刺痛是比较常见的乳腺症状,一般有两种可能,乳腺炎症和乳腺不通。有硬块考虑为乳汁淤积引起的,建议用热水,毛巾热敷,局部做按摩,给宝宝哺乳过后,可用吸奶器帮助吸奶,尽量吸尽。 如果肿块一直不消退,或出现发热、疼痛不能忍等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避免出现乳腺炎或乳腺脓肿等情况影响哺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