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瑜,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现任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擅长真菌病及各种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1960年出生,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医学真菌学会理事。李若瑜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医真菌学家王端礼教授,从事对致病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血清学方法研究了我国的致病性暗色真菌,取得了突出成绩。87年至92年间三次(共计20月)赴日本千叶大学真菌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进一步对我国临床和自然环境中分离出的暗色真菌进行了致病性和生理生化及血清学特性研究。其间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其中包括国际合作项目)。归国后在本领域坚持不懈的对致病性暗色真菌进行深入研究,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成功地对新菌种进行了鉴定,同时扩展到对其它医学真菌,包括酵母菌、皮肤癣菌和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进一步应用到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特别是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确切诊断和抗真菌药物的实验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研究结果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同行们的瞩目,使所在研究室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建立了PCR技术对白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和PCR-ELISA、PCR-RFLP技术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鉴定系统。多年来开展对病原真菌的形态学特性研究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应用于病原真菌的研究。对致病性暗色真菌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现了3种国际或国内首见的新致病菌,对自然环境与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比较,深入探讨了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通过详细分析病原真菌rDN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初步设计出5种常见致病性曲霉的引物并应用于曲霉的鉴定中取得成功。在真菌感染发病机制方面,我们已进行对曲霉毒力因子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现已成功建立侵袭性曲霉病的动物模型,率先克隆了烟曲霉的组氨酸激酶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小鼠肺曲霉病模型证明这一基因在感染动物体内的表达明显上调,是烟曲霉的毒力因素之一,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生殖器、肛门检查、直肠检查检查内容包含有男性、女性生殖器检查
皮肤检查的项目包括有皮肤颜色、皮肤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
免疫球蛋白IgE异常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风疹病毒是TORCH中的R(rubella virus, R
一般检查的检查项目包括全身状态检查、皮肤以及淋巴结检查。一般
三级甲等
西什库大街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