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不是尿酸,这是两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 引起尿素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过多、饮水过少、高分解代谢等等。另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会导致尿素升高。 引起尿酸升高的原因,与高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有关系,比如大量进食动物内脏、海产品等等,也与肾衰竭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有关系,长期尿酸升高容易导致关节疼痛,会出现痛风,也容易导致肾结石,还会出现尿酸性肾病。
尿素氮偏高不是属于肾病晚期。 肾病晚期的患者尿素氮会明显升高,同时还会伴随有血肌酐升高,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肾脏功能衰竭,有内环境紊乱,比如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也会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还有患者会出现水肿、恶心呕吐、贫血等等。 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引起尿酸氮偏高的原因很多,除了肾功能不全以外,其他原因有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过多、上消化道出血、低血容量、高分解代谢等等。针对尿素氮偏高的患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尿检尿比重1.030是属于正常的。 尿比重是尿液常规的检查项目,可以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尿比重范围是在1.015-1.030之间。尿比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尿液中溶质的数量、溶质大小、尿液温度等等。 另外,也受年龄、饮水量、出汗量等因素的影响,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比重可以显著降低。如果患者长时间没有进食、脱水,尿液会浓缩,尿比重可以达到1.030以上。
尿毒症早期会尿血。在尿毒症早期可以有多种临床表现,比如会出现尿血、尿中红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出现肉眼血尿。 1、发生血尿的原因可能是与原发慢性肾脏疾病有关系,比如慢性肾炎、多囊肾等。病情即使发展到尿毒症早期,也会出现血尿、尿蛋白增多。 2、有些可能是与尿路感染有关系,还有些可能是与泌尿系肿瘤性的疾病有关系。 所以当尿毒症早期患者出现尿血以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临床表现,选择性的检查明确病因。
尿毒症不会遗传下一代。但是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疾病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导致下一代会出现尿毒症。 尿毒症并不属于一种独立的疾病,是指肾脏功能出现严重衰竭的一种状态,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最后的转归。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疾病有很多,大多数原发疾病不具有遗传性,只有少数疾病具有遗传性,比如多囊肾是可以导致尿毒症的。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肾病,当父母出现多囊肾以后,其下一代有可能会出现多囊肾,从而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所以尿毒症是不会遗传的。
尿毒症透析以后出现尿血一般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系: 1、尿路感染。部分尿毒症的患者透析以后还存在有尿液,一旦膀胱或者肾盂出现感染以后,患者会出现血尿,还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等。 2、泌尿系统肿瘤。比如膀胱癌、肾癌等等,在早期往往表现是无痛性血尿,一般需要泌尿系CT或者超声检查。 3、肝素剂量过大。透析过程需要使用肝素抗凝,如果肝素剂量过大,容易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引起患者出血。针对感染因素导致的尿血,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尿毒症的症状表现如下: 1、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比如有恶心、进食以后会出现呕吐,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泻,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2、患者表现有心慌,活动以后感到气喘,有刺激性的干咳。患者尿量明显减少,双下肢出现明显的肿胀,有些患者头昏、头痛,血压明显升高。 3、有些患者皮肤出现瘙痒,有明显贫血的面容,有神经精神症状,比如会出现嗜睡、思维混乱,严重的会出现昏迷。 4、患者四肢乏力、体力明显下降,皮肤有淤斑。
尿毒症前期表现的症状如下: 1、患者容易出现疲劳、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双侧腰部酸胀不适。 2、出现消化道不适的症状,比如患者早晨起床有恶心感、食欲下降,有些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进食可能会出现呕吐。 3、尿量发生变化,白天尿量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有些患者会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 4、患者血压升高,有头昏,有些患者感觉怕冷,记忆功能减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
尿毒症的患者排尿不会多。 尿毒症的患者肾脏已经出现严重的衰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明显的减退,不能够对血液中的水分起到正常的过滤作用,导致患者尿量减少。还会出现血容量负荷过重导致血压升高,严重的会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尿毒症的患者一定要控制饮水量,由于患者尿量减少,通过尿液途径排出的废物比较少,导致内环境的紊乱,需要及时的进行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患者,既可以选择血液透析,也可以选择腹膜透析。
大多数尿毒症尿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出现严重的衰竭,硬化的肾小球只能过滤少许的原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减退,原尿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所以,尿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尿液中含有的废物比较少。 当然,如果合并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尿的颜色呈浓茶样或者洗肉水样。一旦出现尿毒症以后,大多数尿量是明显的减少,每天尿量有可能小于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