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两种,生理性蛋白尿就是检查前有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熬夜等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检查可能出现假阳性,复查过后蛋白尿消失,或者尿蛋白定量检查处于正常值。 所以往往一次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阳性,会建议复查或者再进一步检查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多次复查结果提示是病理性蛋白尿的话,往往考虑有肾小球肾炎或者小管间质性肾炎,病情相对比较严重,需要长期治疗。

透析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参照美国AAMI和ASAIO血液透析用水水质标准: 1、砷Arsenic(As) < 0.005mg/L 2、铅Lead(Pb) < 0.005 mg/L 3、汞Mercury(Hg) < 0.0002 mg/L 4、钙Calcium (Ca) < 2 mg/L 5、镁Magnesium (Mg) < 4 mg/L 6、钾Potassium (K) < 8 mg/L 7、纳Sodium (Na) < 70 mg/L 8、氟Fluoride (F) < 0.2 mg/L 9、硝酸盐Nitrate (NO3) < 2 mg/L 10、氯Chlorine (R~Cl2) < 0.5 mg/L 11、细菌数Culture/colony count < 100 CFU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单以后,发现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号,心理非常担心与恐惧,害怕出现肾炎和尿毒症。 一般来说患者,如果只有单纯的蛋白尿+~是不严重,因为很多情况可以出现尿蛋白+~,比如剧烈运动、发烧、寒冷刺激、脊柱前凸对肾静脉的压迫、进食过多蛋白饮食等。 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尿蛋白增多,通常这些诱因去除以后,尿常规检查就会是正常的,如果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就不需要担心,所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复查尿常规。

肌酐是反应肾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主要是与肾小球滤过率有关,就是保住身体里有用的物质和排出对身体无用或有害物质的作用,正常血肌酐是男性59~109,女性45~84。 如果血肌酐120是肾脏功能处于代偿期,危害不大,但是有加重的风险,持续增高可能导致肾衰竭尿毒症,治疗痛苦、花费高,建议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定期复诊,合理用药,注意休息,优质低蛋白饮食。

肾是腹膜后位器官,面向第二腰椎横突的右肾门,左侧面向第一腰椎横突,右肾因肝脏原因比左肾略低1~2㎝,正常肾脏在1~2厘米范围内上下移动。肾脏在隔膜下面。 身体检查时,可以在肋骨的下边缘感觉到右肾的下极,而不容易感觉到左肾。肾脏位于脊柱两侧,靠近腹壁,位于腹膜后。 左肾的上端在第11胸椎的下边缘是平的,下端在第2腰椎的下边缘是平的。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边的第12根肋骨靠在左肾后面的中间,右边的第12根肋骨靠在右肾后面的上面。

首先肾功能是体检常规必备的一项检查,空腹抽血化验肾功能,查小便常规,尿蛋白定性定量,泌尿系B超,X线,CT,泌尿系造影等都是检查肾病的手段。 建议从上述先后顺序进行检查,有问题的话再下一步检查。有些诊断不清楚的,甚至需要肾活检病理检查。没有异常的话,表明就没有肾病。总之,要结合临床症状,具体分析,具体情况。

双肾显影是在检查泌尿系B超、X线,泌尿系造影等检查结果单的正常描述,提示双肾形态正常,所以不要担心。 如果双肾显示不清,那就要引起重视或者进一步检查,可能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单位丧失或者肾脏供血不足,导致肾体积缩小,生理功能降低的一种现象,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建议进一步检查与相应治疗。

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两种,生理性蛋白尿就是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不超过150毫克,而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每天排出的蛋白质超过150毫克,尿蛋白检查属于阳性,也就是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蛋白1个加号或者多个加号。 如果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3个加号,往往提示是有肾小球肾炎,为了进一步排除有假阳性的可能原因,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当然为了进一步明确尿蛋白的原因,可能还需要肾活检病理检查。

血肌酐400多,这种情况已经比较高了,是比较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要引起重视了,要明确病因是非常重要的,综合考虑要查尿常规,尿蛋白,以及血压、血糖等情况。 治疗上要调整饮食,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等。假如是急性的肾功能不全,在解除病因以后,肾功能可能会恢复。如果是慢性的,口服一些护肾的药物,降压药,或者中药调理,是可以降下来的,但不会恢复正常。

多囊肾的治疗方法:多囊肾为肾实质中有无数的大小不等的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连接不良,尿液排出受到阻碍在肾小管潴留形成囊肿即为多囊肾。 多囊肾具有家族性,婴儿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成人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多表现为高血压、腹胀,很多人有血清肌酐升高。多囊肾常伴有多囊肝、多囊胰腺,有的伴有蛛网膜下腔囊肿。多襄肾无特殊针对性治疗办法,通常以治疗并发症为主,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控制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