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毒症一般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的肾功能急剧恶化,身体的代谢废弃物无法排出体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等,常合并有各个系统功能障碍。 尿毒症一般与遗传无关,国内主要由肾小球肾炎的长期进展所引起,国外主要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所引起,与遗传关系不大。

IgA肾病是免疫病理的诊断名称,它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主要特征。 IgA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性血尿,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是如果出现肾功能衰竭时需要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时,生活质量差,寿命较同年龄正常人低,所以IgA病能活多少年,目前没有具体的界定。

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血肌酐值的不同可分为四期,肾功能代偿期临床表现多正常。 肾功能失代偿期多有轻度贫血、夜尿增多。肾功能衰竭期多具有胃肠道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浮肿等。尿毒症期多具有心力衰竭、尿毒症心肌病、尿毒症肺水肿、消化道出血等。 不同的时期临床症状是不同的,越往后期,情况越严重。

肾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肾病早期的时候,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往往就处于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所以为了保护肾脏,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饮水、勤排尿,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同时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食物,因为长期吃得太咸的话,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此以外,还应当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通过运动来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要避免感染、劳累、熬夜,一旦出现感染以后要及时就医。要戒烟酒,要禁止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最后就是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的监测,一旦出现肾脏有异常及时就医治疗。

肾毒症患者体重一个月涨了20多斤并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情况在肾脏内科是比较常见的。这一类型的患者很可能是水钠潴留引起的,说明透析的不够充分,导致相应的水分在患者体内积聚过多。临床上,我们建议尿毒症患者,每天都要称一下体重,透析前后都要称量自己的体重,如果发现体重一直往上涨,必须及时调整透析次数、时间等,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患者如果血肌酐超过700,则表示患者进入尿毒症期,不管是慢性肾衰竭还是急性肾衰竭,短时间内都必须进行透析治疗,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短期内能使血肌酐降下去,缓解水中毒、高钾对心肌的损害,待病情稳定后,查明原因,必要时行肾脏移植治疗。

尿常规的检查一般包括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尿酮体等,对应的分别是有无出血、感染、肾功能、血糖水平等。 我们一般留取的是清洁的中段尿,前段与后端我们都不要,这样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尿液的无菌性,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一般尿检结果很快就会出来,大医院里都在半小时左右。

患者化验报告上尿蛋白+-,这种情况在肾脏内科门诊病人当中比较常见,其化验单结果往往提示,尿蛋白弱阳性。尿蛋白弱阳性的情况算是正常现象。通常所说的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弱阳性之分。 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尿蛋白。如果不放心,可以再次复查尿常规,

尿毒症也就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疾病进展的最后一期了,在尿毒症前期也就是肾功能衰竭期,它的治疗方法也是比较棘手的。 我们必须找到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病变、药物、结石梗阻等其他因素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并且保存残余肾功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部分肾脏不好的人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些人出现腰酸、乏力、容易疲倦,尤其是活动以后这些症状非常明显。有些患者表现的是水肿,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眼睑、颜面部的水肿,到了下午以后水肿消退。 也会出现血尿,既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尿中泡沫增多,有蛋白尿。当然还有些患者表现的就是头晕、头痛,血压升高,有些人会表现的是怕冷、贫血等各种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