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血尿是否长期吃药,取决于原发病因,也就是有些患者不需要长期吃药,而有些患者需要长期吃药。 急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是属于自限性疾病,只要患者能够保持清淡饮食,卧床休息,不再接触过敏的食物或者药物,再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痊愈,不会留有后遗症,所以,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另外,有些疾病,比如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慢性肾炎一种病理类型,通常治疗效果不好,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维持治疗。
一般引起女性出现血尿蛋白尿,说明存在有肾脏疾病,常见的原因有: 1、肾小球肾炎,通常患者还表现有水肿、血压升高,严重的患者还表现有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如果是紫癜性肾炎,患者还表现关节疼痛、皮疹等等。 2、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表现有夜尿增多,低比重尿,一般是轻度尿蛋白增多,伴有乏力、饮食下降。 3、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的肾脏病,容易合并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患者还会伴随有腰部酸胀不适,容易发展成为尿毒症,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当慢性肾炎出现下列症状时就比较严重: 1、大量蛋白尿。患者每天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克,通过使用药物治疗,尿蛋白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长期大量蛋白尿容易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2、严重的高血压。反复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可能促进肾脏疾病的进展,引起血肌酐、血尿素氮快速上升。 3、肾功能异常。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45毫升每分钟以下时,病情往往难以逆转,会伴随恶心、乏力等等症状。
蛋白尿血压高腰痛,要考虑肾脏疾病,既有可能是原发性肾病,也有可能是继发性肾病。比如慢性肾炎、iga肾病,在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时候,会伴随有血压升高、腰痛的发作。 另外,长期高血压的患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肾病,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尿蛋白增多,会伴随腰部疼痛不适。 针对患者出现的这些临床症状,在治疗方面首选的药物就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平常患者要低盐饮食,不能太劳累,不要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当女性出现腰胀痛、尿急、尿血、尿痛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尿常规的检查,还要进行血常规和泌尿系超声的检查。 一般主要考虑与尿路感染有关系,比如急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等,有些患者还会伴随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尿常规检查会发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甚至会出现脓细胞。 针对患者存在的炎症反应,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急性肾盂肾炎可以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如果是肾结核,需要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尿毒症的患者出现贫血以后,处理的措施如下: 1、需要评判贫血的严重程度。如果是严重的贫血,患者伴有乏力、头昏、活动后心慌气喘,需要及时的输血治疗。另外,患者要以卧床休息为主,待贫血纠正以后才可以下床,避免出现晕倒。 2、如果是轻中度贫血,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如果同时存在缺铁和缺叶酸的情况下,要及时的补充铁剂和叶酸。针对难以纠正的贫血,也可以使用罗沙司他。 3、要定期进行血常规的监测,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大多数患者肌酐降下来,肾是能够治好的。 比如急性肾衰竭通常导致患者血肌酐明显的升高,如果能够及时的通过透析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恢复以后,血肌酐就会下降在正常范围内。患者不会再出现水肿,能够正常的进食以及活动,肾脏可以恢复正常的排泄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当然,也有少数患者,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虽然通过药物治疗以后肌酐能降下来,但是很难降到正常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肾脏是没有完全治好的,只能够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
肌酐121umol/是要紧的,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不加以治疗与干预,血肌酐还会继续升高,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引起肌酐121umol/原因很多,有些与急性因素有关系,比如使用肾毒性药物甘露醇、造影剂。有些与慢性肾脏疾病有关系,比如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肾功能下降,引起肌酐升高。 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定,比如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平常不要劳累和熬夜。
所谓肌酐就是指人体肌肉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一般每20g肌肉大约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作为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血中肌酐的含量与体内肌肉总量有一定的关系,肌肉越发达产生的肌酐会相应的增多,引起血肌酐偏高。当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时候,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肌酐可以在体内蓄积,成为一种毒素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反应。 目前肌酐是反映肾功能好坏的指标,肌酐越高,肾脏功能受损越严重。
左肾囊肿就是在患者的左侧肾脏上面出现了囊性肿瘤。 这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囊壁薄,大多数囊腔中是淡黄色的囊液,只有极少数是血性囊液,左肾囊肿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囊肿,既可以在肾脏表面,也可以在肾脏深部。 引起囊肿的原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一般主要考虑是与左侧肾小管憩室增加有关,较小的左肾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囊肿增大以后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腰酸、腹胀,一般很少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