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脸上有红色疙瘩可能是以下三种原因: 首先,是湿疹。由于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局部皮肤角质化增生、苔藓样改变,形成疙瘩。需要注意皮肤保湿,避免过度干燥,可以涂氢化可的松软膏、锌氧油。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其次,是痤疮。是由于残留在体内的母体雄性激素影响,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可以涂抗生素软膏,注意经常清洗面部,保持卫生。 最后,是痱子。是由于天气闷热,房间干燥引起。松开衣服,多饮水,保持房间凉爽通风,涂抹痱子粉,可以很快缓解。

新生儿脸上有出血点,可能是以下原因: 首先,可能是分娩过程中产道挤压,造成颜面部毛细血管破裂。这种情况对新生儿不造成危险,可以自行消退,不用处理。 其次,可能是凝血功能异常。除了脸上有出血点,躯干、四肢等部位也可出现,严重者可引起胃肠出血、尿道出血、脐部出血,甚至颅内出血,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可输入新鲜血小板、新鲜血浆、补充维生素K,避免发生危险。 最后,可能是重症感染,也会导致皮肤有出血点。常伴有发热、尿量减少、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这种情况比较危险,要及时干预,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

新生儿头上有头皮屑,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可能是胎脂。对胎儿皮肤有一定保护作用,多见于不够40周的新生儿,一般一周内可以自行消失。但如果胎脂比较多,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可以用橄榄油揉按头皮,然后再用温水洗掉。 其次,可能是湿疹。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和过敏体质有关,常反复出现头皮瘙痒,影响睡眠。可以用中药湿疹洗剂洗头发,症状明显时用鞣酸软膏或者糖皮质激素软膏进行局部的涂抹。 最后,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房间不通风比较闷热,导致头上出汗较多。需要给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一定的温湿度,并适量饮水,勤洗头发。

新生儿脚上有血管瘤,可以先观察,暂不处理。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局部放射性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如果血管瘤范围很小,没有继续发展趋势,可以密切观察变化,暂时不需要处理,有可能完全消失。 2、但如果血管瘤生长比较快,范围大,呈草莓状、海绵状,要积极治疗。可以适当服用药物,促进血管收缩,从而改善症状。其次,应用放射性元素对局部血管进行烧灼,可以促进局部血管坏死硬化。 3、如果以上治疗效果不好,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尽量避免局部外伤,防止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

新生儿鼻子上有白点点,多数是粟粒疹。 是皮脂腺堆积而形成的针头样黄白色的疹子,常分布在鼻尖、鼻翼、脸颊、颜面等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因为出生后身体内还残留有来自妈妈的雄激素,不需要任何处理,随着日龄的增长,残留激素逐渐减少,这种疹子就会自然消失。 另外可能是痤疮,是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空气闷热,皮肤出汗较多,但新生儿的皮脂腺功能发育不成熟,皮脂腺堵塞,汗液不能顺利排出导致的。给新生儿适量饮水,降低环境温度,保持通风,可以很快缓解。如果皮疹比较多,皮肤瘙痒,影响睡眠,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或者红霉素软膏。

新生儿脸上有红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 首先,可能是生理性红斑。这种情况不用药物处理,可以自行消失。与新生儿对环境不适应有关,也可能是来自母亲体内的激素还没有完全消退,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因素,房间保持通风凉爽,选用全棉透气的内衣。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脸上红斑一般可以很快缓解消失。 其次,可能是病理性红斑,与湿疹、感染等因素有关系。可以涂抹锌氧油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必要时配合抗生素软膏。如果红斑范围明显增大,要及时去皮肤科就诊,明确原因。

新生儿脸上有奶癣,治疗如下: 1、如果范围小程度轻微,可以暂时观察,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要加强护理,减少刺激因素,比如适量喂水,房间要保持凉爽,穿衣服不能太多,也不要包裹太紧。选择穿全棉透气的内衣,减少出汗。 2、奶癣范围较大,有明显瘙痒不适,影响吃奶和睡眠,就可以适当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进行止痒治疗。 3、比较严重的湿疹,建议积极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进行局部涂抹,常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改善症状。

新生儿额头上有白斑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考虑是贫血痣,呈圆形、卵圆形斑块,局部皮肤色素减退,和白癜风比较相似,一般出生后就开始出现,不需要特殊治疗。 其次,是白癜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会导致患儿的皮肤上出现界限分明的白斑,白斑和正常皮肤的界限清楚,而且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到后期容易连成一片。 最后,是白糠疹,也称为面部干性糠疹。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色素减退斑,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形态较为清晰。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营养不良、皮肤过度干燥有关。

新生儿肾盂分离,可以动态观察。 1、如果肾盂分离在6mm以下,多数是一种生理性情况,是因为新生儿期输尿管肌层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肾盂中尿量不能完全排出,所以B超检查时有轻度的分离现象。随着月龄增长,这种现象可以很快消失。 2、但如果肾盂分离达到10mm以上就要引起警惕,说明存在肾积水。多数情况是因为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输尿管狭窄、畸形,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梗塞。如果是轻度肾积水,可以暂时观察,动态复查超声,观察积水的变化。如果是中重度的肾积水,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的畸形,及早手术治疗。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尿黄,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考虑水分摄入不足,尿液浓缩所致,一般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伴随。建议加强喂养,尤其是以纯母乳喂养为主,母乳中富含大量的水分,可以补充宝宝所需水分。 其次,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一般会有阵发性哭闹或发热、呕吐、食欲下降,建议进行小便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尿培养。如果是存在尿路感染,建议尽早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避免感染上行以及发生全身感染。 最后,可能是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比较高,从尿中排泄导致尿黄。需要做肝功能检查,根据黄疸情况退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