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家长一定要好好护理,新生儿会出现黄疸,生理性黄疸是过渡性的,一般会自己消退,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药物或者是蓝光治疗。 一定要注意给新生儿勤换衣服和尿布,避免出汗造成湿疹,一定要避免新生儿受凉,避免感冒,最好是母乳喂养,母乳有利于宝宝的吸收,更有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如果有特殊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新生儿睡觉不建议开灯,开灯可能会引起睡眠不规律,出现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的情况,从而影响新生儿的骨骼成长发育,新生儿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太亮的灯光会影响视网膜的发育,严重的会影响视力。 如果晚上需要起夜给宝宝喂奶或者是换尿不湿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的小夜灯,灯光一定要暗一点,最好不要离宝宝床铺太近,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不需要时候可以关闭,一定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
新生儿出现乳白色脓稠鼻涕,考虑可能是由于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或有病毒感染。首先要给孩子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应该及时对孩子鼻腔进行处理,防止新生儿呼吸不畅。可以用食指按压鼻孔外侧,并用婴儿专用的棉签,用水沾湿后,轻轻的抠鼻孔内分泌物。 可以给宝宝多喝点儿水,密切观察宝宝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发烧或其他症状的,要找专业儿童医生进行治疗,婴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如果感染疾病容易加重,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治疗。
新生儿出现口腔内白点,首先考虑是不是残留的奶渍,可以用纱布轻轻的擦拭,如果白点不是奶渍,并且擦拭后有红色创口,同时宝宝伴有哭闹,发烧等现象的,考虑可能是孩子得了鹅口疮。 是由于孩子抵抗力比较弱,或口腔不清洁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可以用碱性溶液擦拭,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宝宝伴有发热的要及时退烧。鹅口疮严重时会蔓延到咽喉部,使孩子出现吞咽困难,千万不能耽搁,一定要及时治疗。平时注意哺乳时奶头的清洁和奶瓶的消毒。
新生儿甲低主要复查甲状腺功能,然后再根据相应情况追加检查项目,比如B超或者CTMR检查,以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查。新生儿甲低,也就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需要长期补充甲状腺素,同时定时进行复诊。 期间要严格检监测新生儿体格,以及神经的生长发育情况,体格和神经的生长发育,都必须严格按照正常比例进行检测。还有服用甲状腺素片后,甲状腺功能是否达到正常水平,是否有免疫性疾病,这些都是在复查时所要检查的项目。
新生儿发生肛周脓肿,早期主要是疼痛,可能会有一个比较硬的包块。后期会发生红肿,变软,有波动性,最后会破溃流脓。为了防止它进一步发展,早期一定要注意肛周卫生。可以用鱼石脂软膏局部涂抹,这种软膏有拔脓的作用,能够使脓液集中到中央,防止炎症的扩散,缩小感染的范围。 如果脓包已经形成,建议到医院进行切开引流,这样可以比较快的控制感染,然后注意换药和理疗,有助于炎症的恢复,也能够减轻宝宝的痛苦。脓肿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容易造成肛瘘,一定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肺炎是需要住院的,他们的抵抗力还比较弱。 肺炎都是细菌感染,还必须用有明确疗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都需要静脉注射,并且用的比较勤,可能会一天两次或三次,在门诊输液也不太安全,尤其是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比较大,医院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肺炎之后,呼吸功能会发生变化,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家属没有经验,家里也不具备监护条件,所以还是需要住院治疗比较安全。
新生儿耳朵体温正常是在35度7~37度5之间,每个婴儿的基础体温不一样,而且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比较,所以新生儿的体温通常是比成年人要高,也可能是受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年龄的影响,所以体温正常值,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最好是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腋下温度,因为腋下测量温度是比较准确的,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宝宝的体温,在测体温的时候,一定要在孩子安静的状态下,一定要注意,穿衣服也要适宜,不能穿的太多。这样测量体温并不准确。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可以看见的,由于眼部的神经组织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所以视力比较差只能模糊的看到眼前15厘米左右的东西。由于新生儿要适应外界的光亮,所以在刚出生的前几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闭着眼睛,有的宝宝还会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来慢慢的适应外界的光亮。 由于新生儿的视野很低,眼睛的敏感性也比较差,所以如果距离太近,或者太远宝宝的眼睛都捕捉不到,视觉也是模模糊糊的,并不是一点东西都看不见。
新生儿肚脐掉了,有点脓,考虑是被细菌感染了。如果只是有一点点脓液,没有其他症状,妈妈可以用双氧水或者是碘伏轻轻擦拭肚脐周围进行消毒,每天两三次,直到肚脐周围干燥为止。 如果宝宝哭闹不止,肚脐周围脓液很多,并且伴有红肿,疼痛,较严重的宝宝,肚脐周围有比较明显的波动,同时伴有发烧,且精神状况特别不好,这时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假如脐带周围持续的有黄色液体渗出,考虑是否有脐尿管未闭的情况,这种情况要做B超确诊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