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手术后饮食要注意以下方面: 做了痔疮手术后,当天是不可以进食任何食物的,因为肠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过早进食后会排大便,对伤口会造成刺激,导致伤口污染或者裂开。术后第二天肠道恢复排气后,可以少量进食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如果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平时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对伤口造成刺激。

痔疮手术后大便疼痛出血,这是术后的正常表现。 痔疮手术后留下开放性的创面,由于排便的时候会对伤口造成刺激,引起排便疼痛,手术后会有少量渗出血液引起出血,这也是术后的正常表现。特别是术后3~5天处于炎症水肿期,疼痛出血会比较明显。 因此,要做好局部的消毒和更换药物,结合中药局部熏蒸坐浴,促进炎症逐渐吸收,改善水肿、疼痛。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的症状会逐渐消失。

混合痔经过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形成嵌顿、血栓、反复出血症状时,需要手术治疗。 混合痔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以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熏洗坐浴,肛内塞痔疮栓、肛外涂抹痔疮膏,口服扩张血管的药物综合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形成嵌顿血栓,疼痛明显,反复出血,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选择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术、痔套扎术等。术后做好伤口的消毒换药。

痔疮是有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的。 早期形成的痔疮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低血压,随着痔疮逐渐的严重,会出现大便出血,如果持续性的出血,出血量过多造成严重的贫血,是会引起低血压的,还会容易造成失血性的休克。 痔疮患者如果出现便血的症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的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避免引起严重的贫血,造成低血压,危及患者的生命。

内痔出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内痔出血这是典型的症状,一般是无痛性出血,症状不严重,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用五倍子洗液局部熏蒸坐浴,改善肛周血液循环,可以起到止血作用。肛门内塞痔疮栓,外涂痔疮膏,口服槐角丸等药物综合治疗。大多用药3~5天内痔出血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如果比较严重的出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出血量增多,可以考虑手术止血。

老是屁股痒,考虑与肛周湿疹、肛裂、肠道寄生虫等原因有关。 肛周湿疹是常见的肛周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剧烈瘙痒、小水泡、小丘疹,挠破后会渗出液体,出现肛门潮湿伴有皮肤增厚的现象。肛裂的患者,由于裂口经常有炎性的分泌物流出,刺激肛周娇嫩的皮肤也可引起屁股发痒。 此外,肠道内有寄生虫,尤其是在夜间时,会爬到肛门活动,刺激肛周的皮肤引起瘙痒症状。

外痔疮主要表现为痔块脱垂、疼痛、瘙痒、也会有便血等症状。 外痔是长在齿线以下,在肛门外面可以直接看到,不能回纳进肛门,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 结缔组织性外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不用特殊处理。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主要表现为痔块脱垂、疼痛、瘙痒、偶尔也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混合痔不一定需要手术的。 混合痔是长在肛管齿线上下,肛管和直肠下端的静脉回流受阻,血管淤积形成的血管团,属于是痔疮的一种类型,可以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熏蒸坐浴,改善肛周的血液循环,肛门内塞复方角菜酸酯栓,外涂痔疮膏,口服槐角丸等药物综合治疗,也有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并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的。 如果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痔疮,症状持续性加重,才考虑手术治疗。

大便擦屁股有血,考虑是肛裂、痔疮、肠道息肉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经常便秘的这类人群,由于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用力过猛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大便出血,并有肛门疼痛感。 其次,痔疮特别是内痔,在排便时腹部压力增高,会造成痔疮表面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起出血,也可造成大便擦屁股有血,便后大多可自行停止。 再者,如果肠道长了息肉,排便的时候粪便与息肉表面来回摩擦,出现息肉破溃,也可引起出血。

产后三个月大便出血,有可能是肛裂、痔疮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经常便秘,排便的时候用力过度会导致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形成肛裂。裂口渗出血液引起大便出血,伴有肛门撕裂样的疼痛,疼痛可持续几分钟甚至数个小时不等。女性怀孕后,由于腹部压力增高,会容易诱发痔疮,分娩后由于排便时腹部压力增高,会造成痔核表面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起便血。 建议尽早到肛肠科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因,给予止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