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内痒像有东西在爬动,可能是肠道寄生虫感染、肛裂、痔疮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如果不注意个人的卫生,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容易造成肠道寄生虫感染。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肠道内的寄生虫会爬到肛门局部活动,引起肛门内痒,有东西在动。 其次,肛裂长时间没有愈合引起发炎,炎性介质刺激肛周的神经,感觉有东西在爬,刺激肛门皮肤,引起瘙痒。 再者,痔疮脱出肛门发炎,分泌物增多,也会引起肛门发痒,感觉肛门有东西在动。
直肠结节也就是肠道内黏膜突起的赘生物。 诱发直肠结节的可能是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造成黏膜出现增生,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引发。需要完善相关的检查才可以判断,必要时需要做病理切片检查,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直肠结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的脓血便,疼痛部位一般在左下腹。确诊直肠结节,需要做手术切除,再将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如果是恶性的,还需要给予放化疗治疗。
内痔与外痔的区别如下: 1、外痔是长在齿线以下,此部位受表皮神经支配,主要是以疼痛、肿块为表现症状,在肛门外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赘。 2、内痔是长在齿线以上,受内脏神经支配,主要是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还会造成肛门坠胀、瘙痒。严重时会引起喷射状的便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可能会发生嵌顿痔,造成排便困难。 内痔和外痔可以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大便出鲜红色的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等原因引起的。 痔疮的本质是痔区静脉血管淤积形成的血管团,痔疮表面有较多的毛细血管,排便时腹压增加,会造成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大便排鲜红色的血液。主要表现为便后滴血,或者喷射状的便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 另外,这也有可能是肛裂引起的,由于排便的时候用力过猛,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血液从裂口流出导致排鲜血便,伴有肛门像刀割般的疼痛。
肛裂加内痔可以通过中药坐浴、肛内塞痔疮栓、外涂痔疮膏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患了内痔由于排便的时候受到挤压,造成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会造成肛裂的形成。可以应用黄柏洗液、局部清洗坐浴,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肛门内塞痔疮栓、外涂痔疮膏,可以消肿、止痛,也有利于痔疮的缩小和裂口的愈合。 如果经过上述的方式治疗还不能缓解,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做好伤口消毒、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痔疮手术后发痒可能是术后伤口愈合引起的正常表现,也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 痔疮手术后形成开放性的切口,局部做好伤口的消毒和换药,切口逐渐长出新的肉芽,引起切口轻微的瘙痒,是术后正常的表现,只要做好消毒和换药,预防切口感染即可。 另外,也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由于炎症介质会刺激肛周的皮肤引起发痒,需要及时的给予清创、消毒、局部敷药,结合口服消炎药物抗感染治疗,才能改善瘙痒。
痔疮是有可能会引起胀气的。 痔疮的患者多半会存在便秘的现象,其原因是肠腔变得狭窄排便的时候受到挤压,会造成粪便积存在肠道内,粪便经过异常发酵引起腹部胀气。 可以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麻仁丸、乳果糖口服液,促进大便排出改善腹部胀气。同时需要给予痔疮基础药物规范治疗,才能最终改善便秘,缓解胀气。平时可多做提肛运动,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也有利于促进痔疮的恢复。
屁眼下坠感需要查明病因,再采取相应的治疗。 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下坠感,先用药物保守治疗,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坐浴,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同时肛内塞痔疮栓、外涂痔疮膏,促进痔疮回纳进肛门,改善下坠感。如果是直肠粘膜脱垂、直肠息肉脱出引起的下坠感,可以手术治疗。术后做好伤口的消毒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日常要注意肛周局部的卫生,便后要用温水清洗,避免局部受到感染。
肛门火疖子和肛周脓肿有明显的区别。 肛门火疖子病变部位比较浅、范围较小,只是局限于皮肤,局部病变也不会向深部组织发展,是由于外源性的皮肤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是由于肛腺感染引发的疾病。如果肛周火疖子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时也可以诱发肛周脓肿。 肛门火疖子没有肛周脓肿疼痛剧烈;肛周脓肿会引起局部有较大的脓包,出现波动感,并有发烧、寒颤等症状。
老是大便出血可能是肛裂、痔疮、肠道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经常便秘的人群如果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在排便的时候蹲厕时间过长,用力过度,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形成多个裂口,引起大便出血,伴有肛门像刀割一样的疼痛。 其次,患了痔疮排便时腹压增高,会造成痔核表面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起大便出血。 再者,肠道长了恶性肿瘤,肿物表面会发生糜烂、腐败也会渗出血液,排粘液的脓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