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于纯文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急诊科

擅长:急危重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救治。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心肺复苏是指针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让病人恢复心跳、呼吸的抢救措施。根据抢救措施的不同,把心肺复苏分为高级生命支持和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指的是在救护车上或者是医院里面,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借助专业的医疗设备,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目的,就是尽早让病人的心跳、呼吸恢复,从而挽救病人生命。在这基础上,让病人的脑功能恢复,减少病人的后遗症。对于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大概有五个方面,要做到“五个早”:尽早地识别与呼救;第二,尽早地按压;

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
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

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讲,要做到五个“早”:第一,尽早地识别和呼救;第二,尽早地按压;第三,尽早地电除颤;第四,尽早地高级生命支持;第五个,尽早地综合治疗。针对第一个“早”,要做的就是如何尽早地识别和呼救。

心肺复苏的禁忌证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禁忌证有哪些

心肺复苏没有绝对的禁忌证,对于所有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都需要心肺复苏。对不同的病人,比如对一些特殊的病人,比如胸部外伤导致胸骨骨折、肋骨骨折等,这样的病人引起了心跳呼吸骤停,可以采取开胸挤压心脏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按压腹部的方法。

慢阻肺心肺复苏后昏迷是怎么回事
慢阻肺心肺复苏后昏迷是怎么回事

所有的心肺复苏患者都可能会出现昏迷,心肺复苏患者复苏后出现昏迷,与脑缺血、缺氧时间有关系,缺血、缺氧时间越长,病人发生昏迷的可能性越大。慢阻肺患者本身就有缺血、缺氧,所以当慢阻肺患者出现心脏呼吸骤停的时候,病人脑缺血、缺氧的可能性发生率更高。

心肺复苏会引起肺栓塞吗
心肺复苏会引起肺栓塞吗

心肺复苏不会直接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发生患者本身存在血栓性的疾病有关,比如最常见的下肢的静脉血栓,而与心肺复苏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如果在心肺复苏后发现患者出现了肺栓塞,要积极地排查病人有没有其他血栓性的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什么区别
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什么区别

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发生部位不一样。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部位在房室结以上,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部位主要在心室。另外,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它们临床上的症状也有不一样。

什么是再灌注心律失常
什么是再灌注心律失常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治疗以后,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的血供恢复,心肌血供恢复以后出现再灌注,这时出现的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包括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过性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等等。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术

当发现有人晕倒时,首先要判断病人是否心跳呼吸停止。判断心跳呼吸停止,首先要判断病人的意识是不是存在,可以通过拍病人的双肩,对着病人的双耳呼喊,如果病人没有反应,就证明病人意识丧失。第二步,要看看病人呼吸有没有停止。

心肺复苏abc三个步骤都是什么
心肺复苏abc三个步骤都是什么

心肺复苏A、B、C的三个步骤,其实是英文单词的三个开头字母,A代表Airway,是气道;B是Breathing,代表呼吸;C代表Circulation,指的循环。在心肺复苏中,A、B、C分别代表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怎么吹气
心肺复苏怎么吹气

病人心肺复苏时,对于普通的民众,在新指南上并不要求口对口吹气,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部分民众,可能不太接受对陌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另外据国外的研究发现,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也可以给机体供血、供氧。当愿意为病人吹气的时候,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来做:第一,遵守按压30次,通气2次的原则。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在平常按压时,怎么来掌握呢?可以一边按压一边数01、02、03、04·····28、29、30。需要注意,数的时候,一定是两分数字连续来数,比如01、02,不能数1、2,这样能保证达到100-120次/分钟的频率。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多久恢复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多久恢复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与大脑缺氧的时间有关。大脑能耐受的缺氧时间为4-6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以后,病人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所以脑缺氧的时间越长,意识障碍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也会越久。

房颤和心律失常的区别
房颤和心律失常的区别

房颤又叫心房颤动,或者叫心房纤颤,是众多的心律失常中的一种,也就是说,房颤属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心律失常根据冲动起源位置的不同,分为窦性、房性、房室结性以及室性等。房颤的异位冲动在心房,属于心房的心律失常。

心肺复苏的定位方法
心肺复苏的定位方法

在发现心脏骤停的病人以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按压。按压的时候,首先要定位,对于男性病人,可以选择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这是第一种定位方法。对于女性病人,可以采取肋弓上缘2cm的方法来定位,通常可以沿着肋弓划过来摸到剑突,剑突上2横指,作为心脏按压的位置,这个点相当于胸骨的中骨下1/3的交界处。

人工呼吸一分钟多少次
人工呼吸一分钟多少次

人工呼吸正常要求10-12次/分钟,但是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的呼吸频率不一样。比如,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时候,是按照按压与通气进行30:2比例的人工呼吸,当病人的心跳恢复以后,可以采取10-12次/分钟的频率,进行通气;

心肺复苏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胸骨骨折、肋骨骨折,也可能会出现由于骨折导致胸腔出血和气胸,还有可能出现肝脏甚至脾脏的损伤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按压的位置、手法、姿势有关,也可能与病人的基础体质有关。比如说老年病人可能有骨质疏松,肿瘤的病人可能有骨质转移,跟这些因素有关系。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哪些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哪些

仰头提颌法,是用手将病人的头往后推,用食指和中指提起病人的下颌,这是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托举下颌法,用手指将病人的下颌托起来,达到开放气道的目的。第三种方法,常用于颈椎有损伤的病人,为了保护颈髓而采取托举下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