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常见病以及心血管急危重症诊疗,熟练掌握冠脉介入诊疗技术。
这个问题非常宽泛,因为心梗的严重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心梗的预后不仅取决于病情的轻重,还取决于患者接受的治疗类型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有些心梗是由不太重要的血管引起的,即使这些血管完全堵塞,对心脏的供血和整个身体的影响也很小。尽管如此,患者仍然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另一方面,如果心梗是由非常重要的血管引起的,那么患者的预后就取决于救治的时机。对于及时得到救治的心梗患者,他们有很大的机会存活很长时间,甚至与正常人无异。然而,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救治,或者不愿意接受规范治疗,他们的寿命可能会缩短。
心脏突然刺痛,如果持续时间不长,仅短短数分钟且能自行恢复,活动后没有加重,这类刺痛往往可能常见,并不一定是由心脏引起的。 它可能是肋间神经痛或神经官能症等,这类情况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当然,如果刺痛与呼吸等有关,还需考虑是否有胸膜方面的疾病。如果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烟等,最好进一步进行冠心病等筛查,这样会更安全一些。
心衰是一种特殊的病,它实际上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心衰能否治愈与其病因密切相关。例如,一些患者因遗传性心肌病变导致心衰,这类疾病无法治愈,只能控制。而有些患者因瓣膜病引起心衰,如果瓣膜问题得到解决,心衰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接近治愈状态。 因此,心衰能否治愈取决于能否确诊其病因以及病因是否可去除。如果病因可去除且心衰未进入非常严重的程度,那么心衰有一定的治愈几率,尽管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大多数心衰患者,尤其是射血分数明显下降的心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根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心梗的检查过程实际上包括多个方面来确诊一个疾病。 首先,医生会了解您的既往病史。 其次,医生会询问发作时的症状,以判断是否具有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例如胸前区的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放射到后背部,甚至左肩背部等地方。如果患者具有这些典型症状,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您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抽血检查、心肌酶谱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这些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如果显示出典型的心梗特征,基本上可以确诊。根据这些情况,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安排影像学检查,如冠脉CTA或直接进行冠脉造影,以从多个方面确诊心梗。
对于胸痛的诊疗方案,我们首先需要寻找其病因。 胸痛的病因多种多样,不仅限于心脏问题,还可能涉及其他脏器。从外到内,可能的病因包括皮肤、肌肉、骨骼、神经,以及内部的肺部、肺部外周的两层胸膜,心脏部位的心包膜,还有纵膈等。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病因,如果能明确病因,那么后续的治疗将会更为有效。
右心衰竭是心衰的一种类型,根据心脏部位进行分类。右心的主要功能是回收整个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血液。 如果右心发生衰竭,其回收功能将出现问题,导致血液在体循环中淤积。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肢浮肿,因为下肢受到重力影响,处于最低位置,血液容易在此淤积,引起水肿。其他受影响的部位包括胃肠道,可能出现腹胀和腹水等症状,肝脏也可能出现淤血。此外,颈静脉可能扩张,导致脖子两侧出现鼓起的紫色静脉,这也是心衰的一种表现。
心梗急救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它们大多属于非常专业的处理措施,需要专业人员来执行。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治疗方面能做的并不多。当然,普通人可以做的是尽早识别身体的异常情况。如果你能识别出心梗的迹象,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一旦识别出心梗,应立即拨打120,并由120送往医院进行紧急诊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普通人不具备在家中自行处理这种疾病的条件。
实际上,治疗心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并不存在着一定的特效药。虽然平时人们可能认为某些病有特效药,特别是针对心绞痛时,可能会认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是一种特效药,但医生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只是针对症状的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心梗的特效药,更多的是以下几大方式: 1. 如果病人的血管狭窄导致心梗,通常血管狭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这时应该进行血管的血运重建,包括介入手段和外科搭桥手段。 2. 一些药物,包括针对斑块的调脂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抗板药物,以及其他针对心梗危险因素的药物,如降血压药物和控制血糖药物等,这些药物在治疗心梗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3.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抗心绞痛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诊疗中经常使用。 因此,治疗心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并不是说可以找到一个特效药,就能一下子把它治得非常好。
关于心梗的早期症状,临床上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法。冠心病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慢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肌病。这类症状相对稳定,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甚至有些患者没有症状。如果病情发展到心梗的程度,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疼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多、持续时间延长等症状,这可能意味着患者进入了急性冠脉综合征阶段,进一步可能演变为心梗。然而,对于心梗来说,很多患者的症状可能非常多样,有些患者甚至在发作心梗时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前兆,直接发展为心梗。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且发作时间超过20分钟甚至30分钟以上时,实际上已经跨过了前兆时期,直接进入了心梗阶段。
心脏上方的疼痛实际上属于胸痛范畴,涉及到胸痛的鉴别诊断问题。治疗这种疼痛首先要明确其原因。 胸痛的鉴别诊断包含很多可能性,可以是心脏本身缺血引起的,也可以是心包的炎症、肿瘤等,还可以是其他部位的问题,比如从外到里的皮肤、肌肉、骨头、神经,以及内部的胸膜、肺、支气管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胸部某个地方的疼痛。 因此,治疗时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经过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也要考虑是否为神经官能症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不治疗,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心衰的症状取决于具体的心衰类型。临床上心衰的分型众多,按心脏部位分,包括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左心衰主要影响肺循环,肺循环受影响后会导致肺淤血,进而影响呼吸,表现为气促。早期症状为劳累性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晚期则为静息性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即使静坐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右心衰主要影响体循环,因为右心主要负责回收全身血液,除了肺循环外。右心衰发生后,血液回收出现问题,会导致血液淤积在外周,最常见的是双下肢水肿,因为下肢部位最低,受重力影响,水分容易淤积。 此外,消化系统也可能出现淤血,导致腹胀、食欲不佳等症状,还包括肝肿大等,这些都是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心梗急性发作时,许多人可能会想到挂心血管内科。然而,由于心血管内科门诊量较大,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就诊,这可能会导致延误。 因此,最理想的选择是直接挂急诊科。急诊科会提供绿色通道,以便及时完成各项检查、确诊和救治。所以,当心梗发作时,应立即考虑挂急诊科。如果在家中发作,应立即拨打120,由急救车直接送往医院,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冠心病心梗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大家可能认为治疗的快速效果是症状的缓解。在缓解症状方面,我们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手段。实际上,缓解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段将血管狭窄部位撑大。如果病人没有达到需要介入干预的程度,我们可以使用药物方式,包括与硝酸甘油同类的硝酸酯类药物和中成药,如丹参滴丸等。临床上还有其他一系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抑制心跳的药物(使心脏耗氧减少的药物)以及增加心脏能量供应的药物等,以缓解症状。 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药物主要是稳定血管斑块的药物,主要指的是降脂类药物。还有抑制血小板形成的药物,因为在心梗时,往往会处于形成血栓的高峰期,此时抑制血栓的形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药物。
肌钙蛋白是诊断心梗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依据。确诊心梗离不开肌钙蛋白检验。按照现在的指南,肌钙蛋白上升幅度超过正常上限的99%分位,就认为是一个心梗。当然,在临床上不会这么详细计算,一般超过正常上限以上,我们都可以考虑是心梗。但这只是一方面,一定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一起考虑。 因为导致肌钙蛋白升高的因素和疾病非常多,所以肌钙蛋白是定性的,但它不是一个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
心梗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我们提到的是冠心病,因为心梗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可以用一个词汇来概括,即“四高一抽”。 具体来说,“四高”包括:第一是高血压,第二是高血脂,第三是高血糖,第四是高体重。 这四个因素统称为“四高”。而“一抽”则是指吸烟史。实际上,病人并不需要具备所有的这些因素才容易导致心梗,只要具有其中一项,就可能导致心梗,也就是冠心病的发生。如果您身上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发病的几率就会更高。如果再加上平时有典型的症状,并且心电图上有缺血的提示,就建议您尽快去找专科医生就诊。 除了“四高一抽”外,可能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等,这些通常与遗传相关,也是发病的一个提示。
在门诊中,心脏刺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可能是指胸部出现的刺痛,尤其是在靠近心脏的部位。 在临床上,这种症状更多地出现在一些年轻人身上,特别是在他们经历压力大、情绪焦虑或熬夜等情况后。如果这种刺痛仅持续数秒并能够自行恢复,那么它可能与肋间神经炎和神经官能症等状况有关,这些情况更多地倾向于是由神经引起的疼痛。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疼痛的危险性并不大。如果大家对此感到不放心,可以到医院进行就诊,至少做一个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排除心脏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心梗的治疗实际上就是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的治疗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急性心梗,首先的治疗是解除疼痛,即缓解缺血引起的疼痛。我们会进行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其次,除了缓解疼痛,冠心病的核心在于血管斑块的形成。我们会进行斑块治疗,稳定斑块。斑块的核心是一个脂质核心,其来源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因此,我们会为患者进行强度较大的降脂治疗。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除了血脂问题外,还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如果患者具备这些因素,我们也会一并进行治疗,控制发病因素。当然,还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等,统称为多方面的治疗。
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方法如下: 首先,病人在发病时必须立刻自行紧急前往医院就医。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确诊和病情评估,包括心电图检查和血液化验等,同时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和症状。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危险程度进行分层。对于危险程度高的病人,需要尽早进行冠脉造影和血管重建,同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而对于危险程度较低的病人,血运重建的时机可以暂缓,甚至不必过于紧急,一般72小时左右即可。 此时,可以先以药物治疗为主,然后再进行血运重建。急性期处理完毕后,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并在出院后继续随访专科门诊,进行终身治疗。
左心主要负责回收肺循环的血液,一旦左心衰竭,将导致肺循环问题,进而影响呼吸。最常见的症状是气促,患者会感到喘息。若病情发展至肺水肿阶段,患者会出现端坐呼吸,即完全不能平躺,只能坐着呼吸,喘息非常严重。若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异常、烦躁等症状,最终若未得到救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急性左心衰,患者必须及时到医院接受救治。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衰类型,若急性发作,情况会非常严重。若未及时得到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行业内,通常没有“三处疼”的说法。我猜想,大家可能认为的“三处疼”是指胸痛、上腹痛和后背痛。这三种疼痛确实是心梗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 然而,冠心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这三处疼痛之外,还包括牙齿疼痛、颈部疼痛,以及气促、心慌、晕厥等,症状可以超过10项。对于经典的病例,如果病人出现胸痛、上腹痛和背痛,尤其是那些具有危险因素且处于高发年龄的病人,我们确实需要极度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完善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学等在内的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性,避免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