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率过缓的治疗方法如下: 第一,如果窦性心动过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第二,当出现心动过缓的时候,如果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等症状,可以临时给予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提高心率。 第三,起搏器治疗,如果明确有明显的心动过缓,有起搏器的适应症,应给予起搏器治疗。严重的心率过缓,会使心脏的射血量减少,而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严重的会出现晕厥,甚至心跳骤停。

心率超过100次/分算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首先,如果是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劳累情绪激动的通过适当休息平复情绪以后会减轻,还有可能是疾病所导致的,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发病的时候应针对病因,口服抗甲状腺的药物为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其次,如果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所引起的,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例如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等。 另外,如果是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立即到医院门诊就诊,可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

心律不齐可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调养: 第一,建议每天应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有规律的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体质,促进心律不齐的恢复。 第二,情绪方面:建议每天应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过于波动。 第三,饮食方面:饮食应营养充足,每天应进食足够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好优质蛋白,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第四,心律不齐有明显不适症状的,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率95次/分算正常。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95次/分在正常值之间,是一种正常的心率。 心率95次/分是正常心率偏快的,如果有明显的不适的症状,应找出病因对症治疗。生理情况下出现劳累、情绪激动等原因,会出现短暂性的心率增快,这时候通过适当的休息、改善情绪以后心率会恢复正常。当出现发热、贫血、甲亢的时候也会出现心率增快,这时应针对病因治疗心率会恢复正常。另外,心源性疾病也会出现心率略快,例如冠心病等。

心率88次/分是正常的。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每分。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会出现心动过速,例如情绪激动的时候、大运动量活动、饮用咖啡和浓茶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心率增快。 器质性的疾病会导致心率增快或心率减慢,例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率77次/分是正常的。 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超过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小于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在生理情况下可引起心率增快,例如情绪激动、劳累、大运动量的活动的时候。常见的心动过速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性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扑动等。 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包括生理性的因素和疾病因素,例如运动员的心率大多会小于60次/分。病理性的原因,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心率53次/分是否正常,主要和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有关。 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当心率低于60次每分称为心率过缓。如果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患者在临床上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心率53次/分,考虑是正常的。例如长期进行体育活动的人群心率会偏慢,还有部分人群先天心率低于60次/分。 器质性疾病会引起心率在53次/分,例如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心率130次/分是有危险的。 首先,如果长时间的心率在130次/分,心脏射血量减少,从而引起心脑循环血量减少,心脑供血不足。长时间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和脑梗死等疾病。 其次,和原发病有关。当出现快速房颤时心率可在130次/分,房颤发病时有可能会引起附壁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堵塞在各脏器当中。如果流入大脑会引起大脑梗塞,在严重时会引起脑疝而死亡。如堵塞在肾脏会引起肾脏坏死,严重的会引起尿毒症等。

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和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有关: 第一,窦性心动过速。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应针对病因治疗。 第二,早搏。如果是偶发早搏,这些患者没有特殊的症状,不需要治疗。如果频发早搏,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例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也可使用中药治疗,例如稳心颗粒等。 第三,室上性心动过速。本病发病的时候,常用的药物包括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 第四,室性心动过速。本病发病后首选的药物为利多卡因,同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

心律不齐常用的药物包括富马酸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 首先,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可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等改善症状。 其次,当出现心房纤颤的时候,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胺碘酮等药物。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发病后可选择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等。室上性心动过速而选择胺碘酮、普罗帕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