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可以吃海鲜的。 海鲜当中含有人体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优质的蛋白、微量元素等。高血压的患者在食用海鲜,建议不要吃鱿鱼,因为鱿鱼当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也不要吃海鲜的内脏,有可能会使血脂增高。 高血压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应多食用富含钙的、维生素、铁和锌的食物,有利于辅助的调整血压,同时应保持情绪平稳和适当的运动。
清晨是患者血压的第1个高峰,一般早晨6:00~8:00是血压的高峰,下午4:00~8:00是血压的第2个高峰,第1个高峰血压大于第2个高峰。 血压在24小时之内是不断变化的,清晨时段可能是心血管事件的最高的发生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如果清晨血压明显增高,可以调整降压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时间段,在患者睡前或者是晚餐前口服,有助于调整清晨高血压。
青少年会得高血压,主要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第一,遗传因素。如果家族当中有高血压的病史,那么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的危险几率要很大。 第二,可能和激素也有一定关系。当青春期的时候,人体内的分泌的激素短期内增高,有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增高。当青春期过后,血压一般就会恢复正常。 第三,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病人可以吃芹菜。芹菜含有丰富的钾、维生素C、微量元素和粗纤维。吃芹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营养。 高血压病人需要使用大量新鲜的绿叶蔬菜。首先,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具有一定利尿的作用,而有利于调整血压。 其次,蔬菜当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此类患者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芹菜当中的钾可以使患者细胞当中钠排出,间接调整血压。
由于强心苷对于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者钙拮抗剂来治疗,比如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阿罗洛尔、维拉帕米等。利多卡因注射液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对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作用。 强心苷类药物是正性肌力药物,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的作用,在临床不能自行增量或减量,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浅表的心肌桥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有一部分被浅表的心肌组织覆盖,在心肌内走形,覆盖在心肌内的冠状动脉,称心肌桥。 当心肌收缩的时候冠状动脉血管会受到挤压,如果被压迫的比较严重,会引起急性的心肌缺血,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如果患者平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的,不需要特殊处理的;频繁发生心绞痛需要给予心肌桥切除术。
成年人的血压在90~139/60~69mmHg是正常血压。儿童平均的血压在80~120/60~80mmHg,是正常血压区间。 能引起血压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糖尿病,过度的肥胖,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血压增高还与患者的年龄,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药物等有直接的关系。 当出现血压偏高的时候,应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频发的房早,首先应该找出病因,其次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发生房早的时候,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是冠心病引起的可给予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例如硝酸异山梨酯片,也可以服用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例如银杏叶片、血塞通片等。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例如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同时建议患者在这种生活当中应避免劳累,注意休息,保持情绪方面平稳。
偶发早搏主要是指每分钟早搏次数小于5次以下。 由于异位的起搏点发出冲动而引起早搏的发生,常见的早搏包括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也会偶发早搏发生。例如过度的疲劳,喝咖啡和浓茶等,是不需要治疗的。 如果每分钟早搏超过5次以上称为频发早搏,需要找出病因对症治疗,例如冠心病,心肌炎等,可以给予改善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对症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应注意休息。
偶发性早搏一般多久能好,是因人而异的。正常人情绪激动、疲劳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早搏,一般通过适当的生活调整以后,可能会在数分钟或数天以后自行好转。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早搏,可能会持续到终身。 如果早搏每分钟次数小于5次,而且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发生早搏,患者伴有明显的症状或是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的治疗。 如果是24小时早搏次数小于2000以下,可以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比如比索洛尔、倍他洛克。如果24小时早搏次数大于2000次以上,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氨碘酮。24小时早搏次数大于1万次以上,可以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只有射频消融术治疗才可以根治,其他的服用药物治疗只是控制症状,需要长期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