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后心跳加快应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避免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如果吃饭速度太快或者食物太热,引起胃肠道充血刺激心脏跳的速度增快,部分人会感到心慌和胸闷。休息10分钟左右心率可以恢复正常。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100次,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压、血常规、血糖、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项目。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贫血以及心肌炎等疾病相鉴别。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改善微循环和软化血管的药物。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经常吸烟,脾气暴躁和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有氧呼吸运动,远离吸烟人群,避免太过肥胖,不要上夜班。 适当的吃一些芹菜、黑木耳、醋泡花生、猕猴桃、洋葱等食物对软化血管有帮助,不要经常接触有辐射性的物质,保持情绪稳定。

太过肥胖的人心率比正常人稍快,因为肥胖的人体内所需的能量相对增多,心脏做功也会增多,所以心跳速度增快才能满足身体对养分和氧气的需求。 其次,过度肥胖的人容易出现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每年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健康的减肥方案。 另外,平时可以适当的吃山楂、猕猴桃、芹菜等食物,对改善血脂有帮助。

早饭后心率加快,可能是心肌缺血、消化道溃疡、胰腺炎或者血压升高引起的。也不排除吃饭太多,或者太快导致胃肠充血刺激心率加快。 可以静坐5~10分钟,适当的喝温开水,看症状是否缓解。如果心率增快,伴随胸闷头晕以及胸疼气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心电图、血压、血常规、电解质、淀粉酶、心脏彩超、幽门螺杆菌等相关项目明确病因。 另外,治疗期间避免熬夜。

服用降压药物后,心率变为每分钟54次,比正常心率偏慢,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也不排除心力衰竭以及休克导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血压、心电图、血常规以及心脏彩超等项目的结果明确病因,有必要时可以调整或者更换降压药物的种类。 高血压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醋泡花生、猕猴桃或者山楂,避免熬夜,不能吸二手烟,定期复查血压。

心率忽高忽低,可能是心律失常或者血压异常导致的,也不排除内分泌失调和情绪激动引起的。正常人在运动时心率偏快,休息时心率稍慢,这属于生理状态,一般不会有危险,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率异常,伴随胸闷,头晕,失眠,四肢无力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心脏彩超,内分泌功能,血压等相关项目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一般考虑为正常心率,医学上认为正常成年女性,每分钟心率在60~100次之间,超过100次属于心动过速,如果测量心率为93次,出现胸闷、发抖、胸疼、气短等症状时,需要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呼吸道病毒、体温、血压等相关项目,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心肌缺血、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高血压病等疾病相鉴别。

晚上睡觉的时候心率超过100次每分钟,可能是当时有血压升高,低血糖发作,心肌缺血或者做噩梦。是想要明确病因,可以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血糖等相关项目。 如果检查一切正常,没有出现胸闷胸疼等症状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睡前不能吃太饱。如果晚上睡觉发现经常有心率过快,表现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对症治疗。

安静状态下监测心率每分钟在60~100次,如果大于100次属于心率过快,低于60次属于心率过缓,引起心率波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饭、运动、疾病、喝酒、吸烟等。 部分原因导致的心律异常,可以通过饮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恢复正常,有部分疾病导致的心率异常,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疗痊愈后心率也会恢复正常。长期心率不正常可能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不利于健康。

正常成年人24小时平均心率大约在10万次左右,每分钟心率大约在60~100次之间。如果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或者大于100次属于异常心率。 心率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间段内心率快慢稍有区别。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心率稍快,静坐或者休息时心率稍慢。如果24小时内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心率自然会多一些。如果安静睡觉的时间比较多,总体心率相对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