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低于40IU/L,谷丙转氨酶70是轻度增高,一般提示存在轻度的肝损伤。 具体增高的原因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是否有消化道症状,包括乏力、纳差,食欲不振,恶心等。还要了解肝功能转氨酶的其他数值,包括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凝血象,胆汁酸,胆红素等等,同时还要了解上腹部b超或者是肝脏的影像学检查综合来判断,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 如果无任何临床症状,既往无任何的病史可以动态观察肝功能。也就是定期复查谷丙转氨酶的数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就是谷丙转氨酶,正常值是低于40U/L,谷丙转氨酶60,提示存在轻度的肝功能异常,如果没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的症状,肝功能指标其它无明显的异常,单独的谷丙转氨酶的轻度增高,一般并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明确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 常见的谷丙转氨酶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乙肝或者是慢性的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都可能会导致谷丙转氨酶的轻度异常,但是严重的疾病在病程初期,也可能仅会表现为谷丙转氨酶的轻度异常,例如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或者是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病程初期。需要积极明确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以及动态监测肝功能的指标。
肝纤四项是指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是用来检查诊断慢性肝病患者是否有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肝纤四项检查包括三型前胶原,四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以及透明酸酶,肝纤四项是为了解患者肝细胞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是否有肝硬化的倾向。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肝细胞可以出现细胞外基质大量形成并沉积在肝脏内,如果肝纤维四项检查中有一项明显增高,提示肝细胞开已经开始出现了纤维增生,但是仅凭血清学纤维化检测指标的结果还很难判断肝脏纤维的程度,需要结合肝功能、上腹部B超或者是肝纤维弹性检测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肝功能pt高是指,在肝功能检查中,PT一般是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的指标,PT高也就是PT延长提示存在肝细胞坏死明显,尤其是肝炎患者,提示可能存在重症肝炎,一般凝血酶原时间与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凝血酶原时间越延长,肝功能损害的越严重,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最为敏感的指标。
胆碱酯酶在儿童、成年男性、40岁以上的女性,其正常值范围是5400至32000U/L,在16岁至39岁的女性,其正常值是4300至11000U/L。13500是否正常需要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如果是儿童、成年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如果是年轻女性,这个值是偏高的。 胆碱酯酶增高,一般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高脂蛋白血症,以及肾功能衰竭等。
转氨酶的正常值是在40μmol/l以下,转氨酶160μmol/l提示中度的肝功能损伤。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中谷草转氨酶增高与肝病程度呈正相关,谷丙转氨酶反应肝细胞的功能较为敏感,其病情是否严重。除了更要了解转氨酶指标以外,还需要了解肝功能、胆红素、白蛋白、凝血象、甲胎蛋白,及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 同时了解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长期饮酒史、近期是否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厌油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是否合并眼黄尿黄等综合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才能综合确定病情是否严重。
谷氨酸脱氢酶指的应该是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线粒体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以及肾脏。谷氨酸脱氢酶增高一般可以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 如果谷氨酰胺转氨酶明显增高,需要警惕胆道梗阻性病变,包括胆管的炎症,结石和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肿瘤。除了要了解谷氨酰胺转氨酶增高的数值以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增高的数值,胆红素,白蛋白,凝血象及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谷氨酰胺转氨酶增高的原因。
谷氨酰氨转肽酶是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检查项目之一,在原发性肝癌,或者是转移性肝癌时,血液中谷氨酰转肽酶可以出现明显的增高;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均可以导致谷氨酰胺转肽酶的增高;服用药物,长期服用酒精等均会造成谷氨酰转肽酶的异常。 但谷氨酰胺转肽酶临床异常以增高较为常见,而降低较少见,如果谷氨酰转肽酶偏低,肝功能其他指标未见异常,建议动态监测肝功能检查,无需特殊紧张。
脂肪肝是一种病理学的概念,一般是指肝内脂肪的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是肝活检3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病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脂肪性肝病病理上包括单纯性的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临床上还根据患者有无饮酒史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另外,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以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和诱因中众多,较为常见的有肥胖,恶性营养不良,饥饿,重度贫血等。 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他的包括丙肝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艾滋病等,目前,肥胖,二型糖尿病,酗酒是当前脂肪肝的主要病因。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可以见于各种溶血性黄疸,以及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患者常有药物或者感染等诱因,可以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黄疸大多较轻,其升高主要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一般治疗以后黄疸消退快。 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有同等程度的增高,可以见于各型病毒性肝炎,建议进一步完善病毒性肝炎检查、溶血筛查、尿常规、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其增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