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需要根据醉虾的来源不同,结果可能有所不一。一般是不建议食用醉虾的,因为醉虾的吃法近乎于生食,而生食食物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其体内的致病菌和寄生虫不能被有效的杀灭。 醉虾在烹饪过程中,加入黄酒或者白酒腌制的过程一般难以将其杀灭,尤其,是如果活虾体内有肝吸虫囊蚴的话,其囊蚴很难被低浓度的饮用酒精灭活。所以醉虾制作过程中,由于酒精度数不高,浸泡时间过短,难以杀灭寄生虫。使用醉虾后,还是有可能会感染寄生虫的。
目前认为共用香皂一般不会导致交叉感染。一般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常见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部分的传染病,还可以通过间接传播,但这种间接传播一般是接触病人用过的可能会携带有病毒或者细菌的私人物品。 而香皂一般不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香皂一般可以起到清洁皮肤污物的作用,没有消毒抗菌的作用,但是也不会导致病菌细菌的传播。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公共场所共用香皂返回家以后可以继续手消毒,防止感染。
临床上一般感染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其他病原体导致的感染,例如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而病菌性感染这种说法并不明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细菌性感染较为常见的包括革兰氏阳性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感染,可以导致人体各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全身毒血症状,以及局部的红肿热痛或者脓肿的形成;治疗上需要应用抗生素,也就是抗菌药物对症治疗。 病毒性感染一般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感染,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消化道病毒,包括肝炎病毒、轮状病毒、以及各种皮肤病毒等;病毒感染需要抗病毒对症治疗。
耐药菌感染,指的是感染的病原菌是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在长期的应用抗生素药物选择后,可以出现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统称为耐药菌。所谓的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经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耐药菌感染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耐药菌感染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而产生的,耐药菌感染可以造成患者的病死率升高,疾病治疗困难,所以在临床中需要规范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关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例如伤口窄而深,例如刺伤有泥土或者是异物,污染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同时伴有需氧菌,或者是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等。 破伤风在机体受到深部创伤或手术时,使用不洁器械等情况下,易感染破伤风梭菌,发病后机体强直性痉挛,可以因窒息或者呼吸衰竭而死亡。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目前并未证实游泳会感染冠状病毒。 但建议游泳的场所应该是正规的,有营业执照的场所。正规的场所其泳池的水定期消毒,定期更换,可以防止传播一些感染性疾病。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外,如果游泳池的水未经正规消毒,也可能会导致其他病毒的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主要的传播途经是:经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所以新冠病毒吃下去是否会感染,目前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粪口传播指的是通过消化道传播。预防粪口途径最重要的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新冠病毒吃下去的最有效方法。预防措施中主要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手卫生,避免食用生鲜制品。
目前有临床报道的是针刺伤后感染丙肝的几率为1.8%,但是根据丙肝患者病毒载量的高低不同,发生针刺伤暴露以后,其丙肝的感染几率也有所不同。 由于丙肝针刺伤以后并不能通过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来预防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应该尽可能预防针刺伤,防止丙肝的感染。 在发生丙肝的职业暴露以后,一定要进行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RNA的监测,可以在感染针刺伤后4到6周进行丙肝病毒定量的检测。
首先需要了解,一般狭义上的感冒或者普通感冒,也就是狭义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根据其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呼吸道的传染性。 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一般在临床在30%左右由细菌引起,一般不会引起呼吸道的传播。但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是舌吻来感染给对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是否被感染上,也取决于对方的免疫力等身体情况。
恩替卡韦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为什么部分患者在服用替卡韦以后,仍然出现肝硬化的病情改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的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者是延缓肝硬化,防止肝衰竭以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但是,服用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止所有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如果在病程早期服用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甚至是减少肝硬化的发生,但如果是在肝纤维化期,或者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时间较长,以后再服用抗病毒治疗,还是有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