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只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无法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患者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等一些普通感冒症状。如果患者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建议患者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后确诊病情。 如果并没有去过疫区,没有接触过被感染者,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多考虑属于普通感冒表现。但是普通感冒期间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患者拉肚子情况一般多考虑属于生理性腹泻或病理性腹泻的表现,并不能根据患者拉肚子症状确定属于新型肺炎。 新型肺炎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出现乏力、干咳、发烧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或者不伴随有发烧表现。 如果患者拉肚子的情况较为明显,伴随有肚脐周围阵发性疼痛感,首先考虑肠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拉肚子症状较为轻微,还可以考虑属于消化不良表现。
75%的医用酒精可以杀死冠状病毒。在日常预防措施中,患者可以选择医用酒精擦拭室内物品以及在室内喷洒。但是医用酒精属于一种易燃易爆物品,在消毒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明火。 另外患者还可以选择84消毒液进行室内消毒,相对于酒精来说安全性能比较高,并且价格较为低廉。消毒过程中建议室内要注意勤通风,空气流通不利于病毒的生长繁殖,可以起到预防新型肺炎的作用。
患者喉咙疼痛,有可能是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一类疾病的表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不能单纯只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诊断依据。 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并且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新型肺炎患者,不排除属于新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患者如果体温正常,咽喉粘膜存在明显的充血、肿胀情况,有可能属于急性咽喉炎的表现,可能是由于细菌或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 如果体温正常,建议患者先注意观察,可以选择抗生素类药物配合清咽润喉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对于酒精较为敏感,但是喝酒可能并不能预防传染。患者如果长时间酗酒或者过量饮酒,有可能会导致体内内环境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反而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几率。 建议近期还是尽量避免喝酒,平时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日常室内卫生及日用品,可以适当的选择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根据近期临床研究,儿童及婴幼儿也属于新型肺炎的易感者。平时防护措施中和成人相似,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平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室内注意勤通气,平时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消毒,可以选择紫外线灯、84消毒液以及医用酒精等消毒用品。如果接触过新型肺炎患者或者去过疫区,孩子出现发烧、干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情好转的确诊,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确诊。如果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体温恢复正常达到三天以上,并且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为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出院或者根据病情转至其他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核酸检测阳性的采集时间至少间隔一天以上。另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正常,需要复查。
预防冠状病毒感染,首先要响应国家号召。患者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清淡饮食,如果出门时需要佩戴医用口罩以预防感染。另外建议患者平时的衣物及洗漱用具可以适当的用56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可以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日常用品可以选择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如果所接触的人群中存在发烧情况,或近期有接触武汉来往的人,建议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出现发烧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对于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消毒措施,建议患者可以将自己的衣物及洗漱用具用56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另外上述病毒对于酒精也比较敏感,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患者室内及日用品可以适当的擦拭酒精用于消毒。至于其他消毒用品,比如84消毒液等,现在临床并没有肯定的恢复。另外患者要尽量少外出,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可以多吃水果、蔬菜等较为清淡的食物。
当成人腋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婴幼儿腋下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属于发烧表现。 冠状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发烧症状,但是发烧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会表现为低烧、中度发烧或高烧表现。 由于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是免疫力偏低的老年人,当免疫力下降时,机体的反应能力会比较迟钝,可能发烧体温多容易出现在38摄氏度左右,甚至少数患者不会出现发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