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体体温的测量,一般建议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人体的腋下体温是36~37摄氏度之间。健康的成人,通过自身调理一般体温较为恒定。 当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时,可以引起发烧表现。体温超过37.2摄氏度时属于发烧症状。婴幼儿由于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尤其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健全,所以婴幼儿的正常体温波动性比较大,需要注意观察,适当的增减衣物。
人体体温的测量,一般建议进行腋下体温的测量。测量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成年人可以测量5分钟以上进行体温计的观察。由于婴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弱,建议测量10分钟左右较为稳妥。 如果体温是在36~37摄氏度之间,一般属于正常体温。成人体温如果超过37.2摄氏度,考虑属于发烧表现。婴幼儿体温如果达到37.5摄氏度以上,属于发烧表现。
造成患者体温过高的原因比较多,如果是在正常范围以内,有可能和患者过多的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剧烈活动或者环境温度升高等原因有关。 女性患者由于生理期的缘故,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温过高表现。如果腋下体温超过三十七点二摄氏度,可以考虑属于发烧的表现。而引起发烧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多考虑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应激性反应,需要查明发烧的病因后,进行对因对症治疗。
人体腋下体温如果达到38.1摄氏度,属于中度发烧的表现,发烧的情况多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比较常见的病因,可能和患者感冒、存在炎症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可以先使用退烧药或者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退烧。 如果存在感冒症状,可以选择感冒药物同时治疗。存在炎症表现,需要查明引起炎症的病原体类型后,使用相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
临床上测量体温,一般建议用水银温度计,建议进行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体的腋下体温范围是在36~37摄氏度之间。如果体温低于36摄氏度,属于体温偏低的状态。 成年人如果腋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属于发烧表现,婴幼儿腋下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属于发烧表现。对于婴幼儿的体温要密切观察,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健全,体温可以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要注意适当的增减衣物。
一般人体的体温的测量以腋下体温为主,成年人和婴幼儿正常的腋下体温是在36~37摄氏度之间,如果成年人腋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属于发烧表现。 婴幼儿腋下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属于发烧表现,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健全,所以正常体温的波动性可能会比较大。当宝宝活动、饮食或者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体温有可能会轻微升高反之在不注意保暖的情况下,宝宝的体温可能会有所下降。
患者感冒期间全身发热的情况,有可能属于一种体内内环境紊乱的表现,按照中医来说多属于风热感冒的症状,是由于体内蓄积了过多的热量,但是无法散发而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 可能和患者过多的吃一些刺激上火的食物,空气干燥,喝水少等原因有关。建议可以适当的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或者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银翘解毒丸或者双黄连口服液。期间还要注意多喝水,忌烟忌酒,清淡饮食。
感冒吃药期间,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染头发。感冒期间会造成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染发剂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有可能会直接刺激人体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很小。建议患者最好是等到感冒完全好转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染头发较为稳妥。 感冒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着凉,多喝水,清淡饮食,忌烟忌酒比较好。如果用药后效果不明显,需要去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
感冒期间一般建议清淡饮食,可以适当的吃些面食、米粥、水果、蔬菜等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避免吃一些肉类、蛋类等高营养的食物,还有刺激性的食物。 感冒期间有可能会导致人体胃肠功能紊乱,尤其对一些脾胃虚弱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过多的吃一些鹅肉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很有可能会再次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加重消化不良的表现。
羊肉属于一种偏寒性的食物,患者感冒期间建议还是尽量少吃羊肉比较好。因为感冒本身属于一种人体体内内环境紊乱的情况,如果过多的吃一些偏寒性的食品,很有可能会再次导致内环境紊乱,加重感冒的症状。 另外肉类食品含有脂肪较多,不容易消化,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感冒期间还可以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从而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