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大三阳感染的人群并非都会有临床表现和体征,绝大部分乙肝大三阳感染的人群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和体征,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群处于乙肝免疫耐受期。 在这个时期患者肝功能可长期保持稳定,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群并不会出现自觉症状和体征有进入了发病期,也就是肝功能出现了明显的损伤。 这部分人群才会出现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乏力、纳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小便转黄、肝区隐痛,严重的皮肤巩膜会出现黄疸。

乙肝小三阳人群指的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两对半表达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小三阳人群绝大部分乙肝病毒属于低水平复制或乙肝病毒为阴性。 这部分人群的肝功能绝大部分可长期保持正常,在这个时期如果肝功能能长期保持稳定,是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及护肝治疗的。 如果出现了肝功能的损伤,我们说进入了发病期,在发病期需要接受抗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以及护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如果出现了乙肝表面抗原低度的降低,这提示是一种好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了抗乙肝病毒口服药物治疗的人群,乙肝病毒出现了阴转。 同时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提示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在下降,这说明抗病毒药的效果较好,病情出现好转,乙肝表面抗原的滴度越低,说明抗病毒药物的效果越好。 有部分人群乙肝表面抗原可完全阴转,甚至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如果达到了乙肝表面抗原完全的阴转和乙肝抗体的出现,我们说这种情况是完全治愈了。

绝大部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属于成年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人体初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可出现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表面抗原阳性可持续8到12周时间长的可持续六个月以上。 如果这部分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在六个月内出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我们说这部分即兴已经肝炎感染的人群被完全治愈了,但是绝大部分的乙型肝炎感染人群都为慢性化的感染人群,而部分患者慢性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发病,仍然属于慢性型肝炎的急性发作。

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时,绝大部分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人群会出现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等表现,也有部分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低热现象,同时伴随全身不适,乏力,恶心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这个时期需要卧床休息,对于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的现象,可以采取局部热敷的方法。尽量多喝水,饮食要清淡,避免剧烈运动,基本上两三天后,这些临床表现可自行消失。

打乙肝抗体指的是打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人群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为全部阴性,这表明人体内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也没有具备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在当地的防疫站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全程为三针,接种有效后人体检测乙肝两对半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出现了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我们称之为接种成功。 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期,可维持在四年以上。

乙肝疫苗的接种分为三针接种,我们称之为016方案。 就是人体在注射了第一针乙肝疫苗后,间隔一个月再进行第二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在第六个月进行乙肝疫苗第三针的接种我们称之为016方案。 人群在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一个月可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如果乙肝两对半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出现了阳性,我们说乙肝疫苗接种成功。

如果已经具备了乙肝表面抗体,是不会感染乙型肝炎,因为病毒的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如果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获得的乙肝表面抗体,日期可以持续12年左右。 也就是说,人群如果已经具备了表面抗体,它的持续时间通常在12年左右。如果人群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可以在表面抗体完全消失之前,在当地的防疫站进行乙肝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后可以重新再提高人体内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乙肝病毒携带者,指的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案,处于乙肝免疫耐受期,或者乙肝活动低水平复制期,我们称之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这部分人群的共同点为肝功能,可长时间的保持正常。 因此,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中,只需要定期的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甲胎蛋白和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并不需要接受护肝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可长期或终身携带病毒并不发病。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发病现象。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筛查主要通过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如果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提示为全部阴性,表达人群既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也没有乙肝表面抗体。 如果乙肝两对半提示第二项阳性,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提示人体已经具备了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不会再被乙肝病毒所感染。 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提示第一项阳性,也就是表面抗原的阳性,它提示人群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