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的新生宝宝有点咳嗽,主要是要观察咳嗽的时间,还有咳嗽的性质,如果有发烧,流涕这些表现就说明宝宝感冒了,可以吃一点感冒药,清热解毒,及时退烧。 如果是在吃奶的时候呛着引起的的咳嗽就不用处理,只是偶尔的咳嗽,因为宝宝年龄小可以暂时不用处理的,继续观察就行了,但宝宝如果出现发烧,呼吸很快,还有吐沫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要排除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所以总是睡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8到20小时,也就是除了吃奶的时间几乎都在睡眠,睡眠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体重生长。 只要宝宝能够两到三个小时醒来吃一次奶,尿片达到了每天6到8张就说明奶量是足够的,这样就能够保证宝宝的生理需求。
新生儿宝宝是否补充dha,这个是没有强行要求要补的需要补充的是维生素AD,主要是在生后半个月以后开始补充每天400个单位。 Dha所谓脑黄金对脑的发育也不一定有太大的作用可以适当的补充,就当保健品可以在生后一个月开始吃,如果家庭条件可以的话是可以补充的也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维生素AD是一定要补充的,然后坚持每天晒半个小时左右的太阳来促进钙的吸收。
由于新生儿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因为各种因素出现腹泻、便秘或者其它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果新生儿宝宝出现拉水样便,是需要警惕的,可以给他口服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如果仍然不缓解就要及时去医院,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 同时要观察一下宝宝的尿量、皮肤的弹性、前囟眼窝有没有凹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宝宝已经有脱水的症状了,不能耽误,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约70%的足月和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会有黄疸,黄疸的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及巩膜的发黄,监测胆红素是明显增高大于12.9mmol/L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一般没有其他的症状吃奶反应都比较好。 如果是溶血性黄疸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明显增高,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其表现是反应差、吃奶差有的还会抽搐,所以要分清楚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宝宝的奶量,宝宝除了每天18到20小时在睡之外,几乎都在吃奶,尿量只要达到了尿片换到6到8张,就说明奶量是足够的,能够保证宝宝的正常生理需求及发育。 至于多久尿一次正常,这个并不能确定,主要是2到3小时要换一次尿片,这样才能够避免尿布皮炎,要保证会阴部的干燥清洁。
新生儿宝宝的肚子肚脐一般是没有突出的,如果是在哭闹以后就出现了肚脐突出,有一个小的包块,这需要警惕是否是新生儿脐疝,脐疝的特点就是在哭闹,或者是使劲用力的情况下肚脐就会突出,在哭闹停止,或者是安静的睡眠状态下,然后可以自行回复的。 那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没有发育完善造成的,有的是在生后两三个月可以自行长好,但如果超过三个月以后仍然有突出的表现,要建议及时就诊小儿外科,可以适当的进行修补治疗。
新生儿在出生早期一般是在三天左右要查足跟血来进行两项疾病的筛查,主要是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新生儿的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需要进一步查甲状腺功能全套,看一下t3t4的水平,如果t3t4也异常还需要考虑妈妈在怀孕期间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 因为甲状腺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从而导致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要在生后1~3个月左右继续监测一下甲状腺功能,如果合并有t3t4的降低,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口服优甲乐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大约80%的足月儿和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出现黄疸,大部分是在生后早期也就是2到3天的时候出现。 诊断病理性黄疸的标准是大于12.9,所以如果新生儿在3天的时候低于该值就考虑正常,但是要继续监测宝宝的黄疸。 一般生理性的黄疸足月儿持续不超过两周,早产儿不超过四周,如果黄疸继续增加可以进一步烤蓝光治疗和口服益生菌促进黄疸的排出。
新生儿由于刚刚脱离母体、生存环境改变、呼吸系统重新建立,而且呼吸功能和肺都发育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出现嘴巴吐泡泡的情况、这是一种生理情况。 但是要观察一下宝宝除了吐泡泡之外,有没有气促、吐奶、精神饮食差、发烧等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就需要警惕新生儿肺炎要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肺部来判断是否有罗音,或者进一步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来看肺部是否有炎症,如果有肺炎要根据病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