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晕头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是神经性头痛,但是长期的头痛还是要排除颅内的病变,需要做一下头颅CT检查看是否有肿瘤、脑炎或者鼻窦炎。 如果疼痛厉害可以口服布洛芬,首次喝了不缓解还可以再服一次,头痛有的会有家族史,比如说偏头痛,可以就诊神经内科来进一步治疗。
大家都知道三个月以后宝宝的睡眠是逐渐减少的,100天的宝宝大概每天也有15到1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可能白天总的睡眠4到5个小时,早上睡一次,下午睡一次,晚上可能要保证12个小时睡眠时间,九点钟左右差不多就该睡了。夜间可以吃一次奶,在四个月左右可以停夜奶的,这样才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满月宝宝肚脐突出,需要考虑肚脐是在什么情况下突出,是不是在剧烈哭闹或者使劲的情况下出现。 如果是的话需要考虑脐疝,可以进一步就诊小儿外科并完善腹部B超明确诊断。小的缺口可以随着宝宝的年龄自行闭合。如果缺口较大,必要的时候需要外科干预。 在干预之前,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和用劲,以免发生肠管突出没有自行恢复而引起的肠管坏死。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脐疝还是要及早诊断和治疗的。
正常人颈部都会有淋巴结,只是在宝宝生病或者是感染病毒细菌的时候,淋巴结作为一种免疫器官会反应性的增大,所以有可能在宝宝感冒期间,就会摸到颈部有肿大的淋巴结,这种情况不用太担心,是身体正常的反应,随疾病好转会逐渐缩小的。 但是如果宝宝的淋巴结呈无痛性的进行性的增大,就要需要警惕了,要及时完善淋巴结B超排除血液恶性疾病。
这个考虑是脐疝,脐疝主要是在宝宝哭闹,或者是使劲的情况下肚脐就有一部分肠管突出。 小的包块可以在半岁以内就会逐渐消失的,如果半岁以后都没有好转的话,要就诊小儿外科,行腹部B超检查。 如果缺口比较大,需要行手术修复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以免发生肠管不能回复,引起肠管的缺血坏死,这种情况是比较危急的,要及时救就医。
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指肠粘膜发生损害和炎症,严重的时候小肠,发会发生坏死甚至穿孔引起腹膜炎。 主要的症状有:首先,宝宝会出现呕吐,呕吐胆汁样或者咖啡样物; 第二,会出现持续的进行性加重的腹胀,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第三,出现便血,轻度的大便潜血阳性,重度的可以呈果酱样或者鲜血便; 另外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可能会出现反应差、嗜睡、体温不升或者出现发烧。婴儿肠坏死是很紧急的情况,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
一个月宝宝肚脐眼突出要考虑是否有脐疝,脐疝的表现主要是在宝宝剧烈哭闹或者使劲的情况下,肚脐出现包块,当宝宝哭闹停止或安静的时候,包块又可以自行恢复,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脐疝。 脐疝大部分在六个月到一岁之间可以通过腹壁发育得到改善,不用任何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超过了一岁,仍然有肚脐包块,甚至发生过崁顿,这就要引起注意,要及时就诊小儿外科,必要的时候要行手术修。
新生儿宝宝的肚脐脱落大概是在两周左右,脱落以后出现少量的出血或者是看到血痂,这是很常见的。 只要宝宝肚脐没有红肿,没有见脓苔或者流脓,可以用碘伏棉签每日消毒三次,要保证肚脐的干燥清洁,游泳的时候可以贴一个肚脐贴,这样能够避免发生感染。 出现少量的出血并不可怕,监测宝宝的体温就行了。
三个月宝宝的主要大运动练习抬头,也是可以适当用腰凳的,使用的时候要扶着头腰和臀,尽量要保持姿势垂直,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两小时。 其他没有特别注意的,其他时候尽量让宝宝趴着处于俯卧位练习抬头和翻身,然后补充维生素ad就可以。
婴儿在一岁以内是最主要的预防接种时间,所以打针的地方出现了硬块也是很常见的不良反应,那应该怎么处理。 家属可以用热毛巾给他热敷,然后多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的来回揉动,也可以用煮熟的鸡蛋去壳之后在硬块的地方滚动,还需要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因为疫苗以后或者打针以后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发热,注意及时退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