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疼痛,需要区分是肚脐表面的皮肤肌肉疼痛,还是腹腔内、腹部内侧的脏器疼痛。 首先,如果是表面肌肉和皮肤所导致的疼痛,常见的可能有带状疱疹,以及皮肤的炎症等等情况。 其次,如果是腹腔内侧的疼痛,最常见的是小肠,以及结肠方面的疾病所导致的疼痛,例如: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肠蠕动加快,甚至肠痉挛,就会出现肚脐周围疼痛,表现为阵发性的绞痛。
儿童急性肠胃炎的症状,通常会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等症状。 大多数的急性胃肠炎是因为感染了某些病原体引起的,在儿童最常见的是因为传染性较强的病毒引起的,例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可能出现交叉感染以及聚集发病的情况。因为此类病毒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现应该注意隔离。 另外,还可以完善大便的相关检测,包括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肠道病毒等检查来帮助确诊。
肚子的左边上腹通常包括为脾脏,胰腺等器官,下腹部通常包括大肠,小肠以及子宫附件,输尿管,膀胱等等部位。 如果肚子的左边出现疼痛在上腹部需要考虑胃和胰腺等问题。如果是中腹部需要考虑结肠和小肠的问题,下腹部需要考虑子宫附件以及盆腔,膀胱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腹部的B超以及CT或者进行体格检查来帮助进一步的明确。
肚子硬硬的一按就疼的原因: 首先,如果疼痛较为轻微,需要考虑是否因为消化不良、便秘等等原因,导致腹胀引起肚子硬,按压有疼痛感。 其次,还需要区分按压疼痛的位置。如果是上腹部,需要考虑胃、十二指肠,以及胆囊、胰腺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按压疼。如果是中腹部,需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肠蠕动过快、肠痉挛所导致的疼痛。 再者,弥漫性的腹膜炎,也有可能会出现肚子发硬,并且按压疼痛。
肚子硬邦邦的按着就疼,需要考虑是否应为进食了过多的食物,或者肠道产气过多引起明显的腹胀,并且有按压疼痛或者不适感。此种情况需要减少进食适当的走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排气来帮助缓解。 另外一种病理情况是出现了腹膜炎的症状。如果肚子按压为板状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需要考虑是否有弥漫性腹膜炎的可能,这在临床上是一种需要急需处理的体征。
肚子空空的并且伴有反胃、恶心的症状,需要考虑是否有胃食管、12指肠方面的器质性疾病。 例如胃炎、胃溃疡、12指肠溃疡、食管炎等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十二指肠炎以及12指肠溃疡,会表现为典型的空腹不适、饥饿感。 同时还可能伴随有恶心、呕吐等不适,需要完善胃镜检查来加以明确。另外如果出现饥饿感以及反胃、恶心的症状,还需要考虑是否跟饮食有一定关系。
肚子不疼但是拉稀水一样的大便,考虑是感染了的某些病原体,导致肠道过度的漏出,以及渗出水分,引起排稀水一样的大便。 此种情况不一定伴有腹痛的症状,例如常见的一些病毒感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较为常见的就是出现稀水样的大便。轮状病毒,有可能会出现蛋花汤样的大便。部分人群可以不出现腹痛。 患者可以通过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肠道病毒等等检查,帮助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肚脐眼周围疼,伴有肚子响,那么通常考虑是因为肠蠕动加快造成,甚至会出现肠道的痉挛。 肠道会受到很多因素刺激而引起蠕动加快,蠕动加快的过程中会出现肠鸣音的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肚子咕噜咕噜响。 大多数是因为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引起蠕动加快。常见的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会导致肠蠕动,加快加速将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以及毒素排出。进食一些具有促进排便作用的食物,或者药物也会导致肠道的蠕动加快。
大便有未消化的食物,通常需要区分因为本身食物较难以消化,还是因为病理的情况导致的未消化。 常见的一些蔬菜水果,例如玉米或者叫大块的青菜纤维,较难以对胃肠道直接消化以及吸收。有可能会出现在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残渣。此种情况大多数为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婴幼儿,或者儿童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尚弱,出现的频率较高。 如果大便中未消化的食物异常的增多,那么需要考虑是某些病理的情况。导致胃肠道蠕动过快,食物未被充分的消化而引起。
大便完擦的厕纸上有血,但是大便本身不带血通常需要考虑是肛肠疾病所导致的出血。例如常见的内痔和外痔出血以及肛裂所导致的出血。 患者还需要考虑是否因为大便过于坚硬、干结,在排出的过程中摩擦肛门附近的黏膜,导致粘膜破损以及某些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此种出血通常出血量较少,有明显的大便干结以及排便费力的情况。 另外,痔疮出血还需要在肛肠科就诊,进一步的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