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可新ad含量为每粒含维生素A1500单位和维生素D3500单位,主要用于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和D,预防和治疗夜盲症、手足搐搦症、佝偻病等。新生足月儿生后10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3滴剂 400单位每天,以预防佝偻病至2周岁。 同时建议每日保持1~2小时户外活动。维生素A出生后可适当补充,但不建议长期补充,长期过量补充可能会出现维生素A中毒情况。

小孩可以吃葡萄糖酸锌钙,但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钙是一种营养补充剂,用于缺锌、缺钙的孩子。如果孩子出现锌缺乏及钙缺乏的症状是可以服用的,如胃口差、异食癖、生长发育落后、低钙性抽搐等。孩子的饮食要注意均衡,可进食一些含锌、钙丰富的食物,如虾、蛤蜊、海鲜、虾皮、牛奶、芝麻等,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红霉素软膏宝宝可以用。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软膏是外用抗菌药,有对抗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作用,适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如果宝宝皮肤擦伤化脓可以外涂红霉素软膏,但同时要保持局部干燥,不要碰到水,以免感染加重,必要时到当地正规公立专科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宝宝出生一般接种两种疫苗,分别是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如果接种卡介苗处化脓是正常情况。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减毒活疫苗。 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色小节结,6~8周会形成脓包或溃烂,10~12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永久性小疤痕,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有脓液不要挤压,会自然愈合结痂,注意衣服不要穿得过紧。

宝宝持续发烧38度不退,要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果精神状态还好的话,可给予多喂温开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每两小时用体温计量一次体温观察。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宝宝同时有咳嗽、呕吐、腹泻等其他不适,建议到当地正规公立医院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发热原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抗感染、抗病毒等药物治疗。

小孩发烧吃了药不退热首先要看退热药吃的量够不够,如果退热药剂量不够的话会影响退热效果,并且要立即到当地正规公立医院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查明发热的原因。 孩子发热多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等,还要结合孩子有没有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等,属于外用喷剂中成药,适用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咽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口干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同时多喝温开水,避免进食甜食、辛辣油炸食品,进食一些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vd3是指单纯的维生素D3滴剂,而鱼肝油是一种复方制剂,它的组分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3。 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有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影响上皮稳定性和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等,维生素A缺乏易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3缺乏可能出现低钙、抽搐、佝偻病等。

39.1度是高烧。医学上将发热分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以腋下体温为准,低热是指37.3以上至38度;中度热是指38.1至39度;高热是指39.1至41度;超高热是指41度以上。宝宝高热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建议到当地正规公立医院儿科就诊查明原因,合理用药。

婴儿补钙每日量要根据婴儿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要看婴儿的饮食情况,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每天奶量多少,有没有缺钙的症状,如夜间哭闹、枕秃、方颅、肋骨从上至下串珠样凸起、手腕足踝部钝圆形环状隆起、甚至抽搐等。 如果有的话是需要补充的,补充的量要根据婴儿年龄及缺乏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并且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3滴剂,以促进钙的吸收。